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点评 >学术资讯 >定了!中科院分区表发布时间确定推迟,这些重点必须关注!
定了!中科院分区表发布时间确定推迟,这些重点必须关注!
发布时间:2025-03-01 浏览人数:47

2月底的最后一天,中科院终于更新了分区表发布消息!

原定于2025年2月发布的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官方已明确推迟至3月发布

此前网上流传的“正式发布”均不实,大家千万别被误导!

这次的发布时间为何一再推迟?

1. 往年发布时间对比

2023年及以前:通常在12月中下旬发布(如2023年12月27日)

2025年调整:首次宣布改为春节后发布(原计划2月,现推迟至3月)

2. 推迟原因推测

政策调整:2025年分区表将首次与《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同步发布,流程更复杂

数据核查:新增“期刊超越指数(JSI)”等评价指标,需更严格的数据验证

争议应对:往年因年底发布导致学者成果评定时效性差,推迟或为优化科研评价周期

中科院分区表的发展历程

• 1990年:提出“期刊等级代替分值”的评价思路。

• 2001年:开展期刊影响力的定量分析和分类试验。

• 2004年:开始以Excel格式发布期刊分区表,涵盖13个学科大类。

• 2007年:发布包括大类及小类期刊分区表,小类与JCR学科保持一致。

• 2012年:在JCR期刊分区数据在线平台发布最新数据,不再发布Excel格式。

• 2015年:调整大类学科Top期刊遴选方式,新建官方微信公众号。

• 2019年:推出升级版期刊分区表,实现基础版与升级版并存。

• 2022年:只发布升级版期刊分区表。

• 2023年:发布基于“期刊超越指数(JSI)”的升级版,扩大收录范围,增加人文科学期刊,不再统计撤稿论文引用数据等。

分区表推迟,哪些人最受影响?

青椒群体:评职称、绩效计算依赖分区结果,延迟可能影响年度考核

投稿学者需根据最新分区调整投稿策略,延迟发布可能导致“盲投”风险

科研单位:人才引进和项目结题常以分区为参考,时间差或引发管理混乱

2025年分区表需关注哪些重点?

1. 评价标准变化

新增指标:全面采用“期刊超越指数(JSI)”,替代传统影响因子

撤稿论文引用清零:被撤稿论文的引用数据不计入期刊影响力评估

2. 学科分类调整

大类学科增至21个:新增人文社科领域(如哲学、艺术学),覆盖更广。

小类学科精细化:细分至254个,助力跨学科研究精准选刊

3. 预警期刊评定升级

定性+定量结合:专家咨询与客观数据双重筛选,名单科学性更高。

重点关注领域:开源期刊、高撤稿率期刊、论文工厂“重灾区”期刊

如何应对延迟发布?

警惕虚假名单:官方发布前,勿轻信“中科院最新分区表已发布、预警期刊已公布”等不实消息,以官方为准。

提前预判风险:若投稿期刊近年分区波动大,建议暂缓投稿或准备备选方案

学员反馈 X
昵称:
手机号:
反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