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点评 >学术资讯 >发“网文”也能评职称!在主流媒体发文章将等同于“一级学术期刊”或“核心期刊”的学术成果
发“网文”也能评职称!在主流媒体发文章将等同于“一级学术期刊”或“核心期刊”的学术成果
发布时间:2025-04-09 浏览人数:36

当下是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很多高校老师都在知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平台开办有自己的账号,并认定成为优秀教育领域创作者。在网络上发表的有深度的文章,其影响力不亚于一篇核心期刊文章。

在网络这条快车道上,以后“网文”的影响力或将大于一些鸡肋的“学术成果”。早在2017年就已经有高校开始认定“优秀网络文化成果”。

浙江大学在2017年9月发布新规,规定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经申报认定后,将等同于“一级学术期刊”或“核心期刊”的学术成果。其中,刊载媒体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几大门户网站。

从浙大的这份认定办法开始,“网文”可以评职称就已一发不可收拾,各大高校纷纷下场认定优秀网络媒体文章。

【1】中央级媒体

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等报刊及其网站和两微一端平台。

解析:中央级媒体的认定一般都是一类二类的,属于金字塔最顶端的存在。凡是发这些的一般都是领域内比较有话语权的人,一般人难以企及。

【2】主流媒体

包括:省级报纸、电视台及其两微一端平台;

《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电影报》等中央级报纸;

学习强国;

中国网、光明网、人民论坛网、澎湃新闻网等主流媒体网站。

省级报纸和电视台与地方级媒体比较相关,我们也可以将其划为一类。

发学术论文的目的在于传播学术与思想,表达意见与成果。但是学术期刊的订阅人群有限,大多只局限于学校师生、科研人员;又受限于阅读方式、时间等影响,学术论文的被阅频次也很有限。如果专家在网络上的文章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其达到的效果其实要比只刊登在书上要好得多。

好的文章不论发表在什么地方,其光芒终究是掩盖不了的。期刊论文可以是做科研的平台,网络拥有更大的受众,为什么不能成为科研成果的一种考核平台呢?

考核标准理当与时俱进,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正规学术评价体系,会是更科学的,具有引领风气的做法。

认定网络文章对我们评职称有什么影响?

利>弊?

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虽然“网文”被纳入评价体系,但其仍处于陪衬辅助的地方,传统的学术规范依然是正统地位。

小编认为,认定网络文章对我们的有利影响更多一些

在各大文件中,优秀网络文章可以抵用一篇核心论文,我们就将网络文章和核心期刊来对比下——

核心期刊刊登文章会论出身。同等文章质量的情况下,杂志社会优先录用单位好身份高的作者的文章。虽然核心期刊总是声称不搞身份歧视,但事实上,高职苦核心久矣。高职单位的作者想要发一篇核心基本上是没有门路的,核心杂志从最开始就将门槛提升,要求公办本科/二本以上。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很多高职单位的作者也有很好的文章。

网络文章就不一样了,网络是一个开放平台,学术期刊默认的作者限定完全不存在。只要你的文章够出彩,就可以被刊发出来。(这里指主流媒体平台)

从这一点来看,高职作者又多了条出路。

此外,核心期刊收到版面篇幅的限制,一年的载文量是有限制的,所以就造成了我们当前核心一版难求的局面。特别是艺术体育等小众专业,更是刊物少版面少。

学员反馈 X
昵称:
手机号:
反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