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自从核心剔除之后,也有审稿意见了,回复也快了,还不收版面费,难道说属于投稿者春天来了?!
非也非也~反而是更难发了!
看的出来期刊为了重回核心,疑似已经用尽了所有力气和手段!!
本以为期刊被剔除后投稿会变得容易些,可现实却让不少投稿人傻了眼 —— 虽然有了审稿意见、回复速度变快,甚至不再收取版面费,但想成功发表文章,反而比以前更难了!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些被核心剔除的期刊,正在用尽浑身解数,试图重回核心行列。
盘点一下被核心剔除后期刊的共有特征:
①发文量骤减,更倾向于发质量高的文章
先说发文量骤减这一显著变化。被剔除核心后,期刊仿佛一夜之间变得 “挑剔” 起来,对文章质量的把控近乎严苛。以往可能每年能发表几百篇论文,如今数量直接腰斩,甚至更少。这背后,是期刊想要重塑自身学术形象的强烈渴望。它们深知,只有刊发高质量的文章,才能重新赢得学术界的认可,为重回核心奠定基础。于是,每一篇投稿都要经历层层筛选,从创新性、学术价值到写作规范,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决定文章命运的关键。投稿人辛苦撰写的论文,即便有一定水准,也可能因为竞争太过激烈,在这场 “质量大战” 中败下阵来。
②约稿增多,作者很多都是大佬
再看约稿增多的现象。为了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这些被剔除核心的期刊纷纷向学界大佬抛出橄榄枝,希望借助他们的声望和高质量研究成果,拉高期刊的整体水平。随便翻一下期刊目录就不难发现端倪,文章作者中知名学者的比例大幅增加。普通投稿人想要在这样的期刊上发表文章,面临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③回复变快了,审稿也有意见了,拒稿也有意见
被核心剔除后,期刊在审稿流程上也做出了巨大改变。曾经石沉大海的投稿,如今能快速收到回复,而且还有详细的审稿意见,哪怕是拒稿,也会说明原因。这看似是投稿人的 “春天”,实则暗藏玄机。期刊如此积极地与投稿人互动,是为了展现自身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专业的审稿能力,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它们正在努力提升办刊质量,值得学术界重新审视。而投稿人收到的审稿意见,虽然能帮助自己改进文章,但也意味着期刊对文章的要求更高了。想要根据意见修改到符合期刊的标准,难度不小。
④从收版面费变成不收版面费了
版面费政策的转变,从收费到免费,更是期刊为重回核心使出的一招 “狠棋”。过去,收取版面费是很多期刊的盈利模式之一,但被剔除核心后,它们意识到,免费发表更能吸引高质量的投稿,提升期刊的口碑。对于投稿人来说,不用再为版面费发愁,看似是好事,但实际上,这背后是更激烈的竞争。因为免费,会有更多人投稿,期刊可以优中选优,普通投稿人的文章想要突出重围,变得难上加难。而且,期刊为了节省成本,在其他方面可能会更加严格,进一步增加了发表的难度。
如果你以为期刊被核心踢除后,自己就能美美发表,那可真是错的离谱了。
被核心剔除后的期刊,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 “战士”,为了重回核心,用尽了所有力气和手段。虽然这些改变让投稿人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但从长远来看,也促使期刊不断提升质量,推动学术环境的良性发展。只是对于投稿人而言,在这场期刊的 “重生之战” 中,想要成功发表文章,还得不断打磨自身的学术水平,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所以说,还得是提升自己的实力啊!
公众号
反馈
微信号
期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