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点评 >学术资讯 >重要消息!核心期刊目录过渡期有效期终于有详细职称文件了,虽晚但到,以后提到核心目录过渡期就有据可依了!
重要消息!核心期刊目录过渡期有效期终于有详细职称文件了,虽晚但到,以后提到核心目录过渡期就有据可依了!
发布时间:2025-07-15 浏览人数:9

写在核心期刊目录换届前——

现行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3版第十版

预计换届时间:2026版第十一版,2027年初出版目录

现行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3-2024版

预计换届时间:2025年下半年(具体月份暂不确定)

现行CSCD核心期刊目录:2023-2024版

预计换届时间:2025-2026版,估计这两周内更新,本周可能性更大

每到换届,都会有很多老师开始焦虑——“我现在发核心,到时候换届不是了,学校还能认定吗?”“我现在到底该不该发核心呢?”

自从给大家普及过【核心期刊目录过渡期】的说法以后呢,又产生一个疑问,——“请问哪个学校对过渡期有明文规定吗?我可以拿着去给单位科研处提一下。”

以前确实没有找到相关文件说明。

现在,小编已经拿到某财经类高校的职称文件,上面对核心期刊的过渡期有着明确的认定。

文件是这样写的:在新、旧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过渡期(新目录发布当年度)内,期刊分类级别按就高原则认定,过渡期后,按新版本认定。以2026年版北核换届为例。按照往年的出版进度,2026版的目录可能是在2027年的上半年进行发布。此时此目录发布当年度(2027年)即为过渡期,23版和26版目录均可以认定,按照就高原则,只要期刊在其中一个目录内是北大核心,那么单位就能给予核心认定。

如果你们单位将有变革职称文件,可以将本文转给科研处同事,以作参考哦。

为什么核心期刊目录要设定过渡期呢?

如果核心期刊目录没有过渡期,你可能会遭遇论文降级。虽然核心期刊目录设定过渡期有部分钻空子的漏洞,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会更友好。

它的核心意义在于构建了一个关键的缓冲与衔接机制。首先,它直接保障了科研评价的连续性与公平性, 我们都知道核心期刊发表时滞比较长,如果刚录用,刊物就被踢出核心不被认定,显然是否定了学者的努力过程。毕竟,文章是按照核心期刊的标准录用的,如果只是发一个普刊,谁会修改七八次,还等八九个月出刊??!
可以说,它本质上是对学术研究周期性规律的尊重, 承认论文从投稿到发表的滞后性,确保“在投”成果的价值得到合理认定。
如果没有核心期刊目录过渡期,那么很多人可能在换届前一年就不再准备投稿核心,也可能有人在“九死一生”终于录用时,不得不向期刊申请撤稿。如此一来,整个科研体系都是损伤。所以说,过渡期及就高原则体现了科研管理中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的柔性智慧, 在规则更新中更是优先保护科研工作者的权益,平衡了标准更新的必要性与个体付出的合理性,提升了政策本身的科学性和可接受度。

但是如此重要的一环,本应该纳入核心期刊目录的制定规则,而现状是,只能由科研单位在摸索中前进,指定相对公平的方案。希望核心期刊在评选的时候,逐渐考虑使用情况的“合理化”和“人情化”。

近期CSSCI发布的调查问卷,邀请用户从审稿制度规范程度、流程透明度、反馈速度、编校质量以及论文发表质量等维度对期刊进行评价。尽管问卷设置相对基础,且考虑到新版目录预计下半年更新(评估工作可能已进入尾声),其调查结果未必能即时应用于本次评选,但问卷的发放本身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CSSCI正逐步重视期刊在学术共同体中的口碑与管理效能。可以预见,当客观的评价数据与来自用户的质性反馈相结合,将有望筛选出真正兼顾学术质量与学者体验的、更为友好的高质量CSSCI核心期刊。

学员反馈 X
昵称:
手机号:
反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