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年半的煎熬,从最初的选题迷茫、拒稿的挫败,到修改的锤炼!直到论文被接收的那一刻,所有的焦虑和付出都化为了无比的喜悦和成就感!
分享我写作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写SSCI论文和写中文论文或毕业论文的思路很不一样,它更讲究讲好一个“故事”,所以逻辑必须极其清晰。
我的方法是模仿结构。在目标领域的顶级期刊里,找到与自己选题最相关的几篇高质量文章。不要只关注内容,更要像解剖一样分析它的结构:它的引言是如何层层递进引出研究空白的?它的方法论是如何组织的?它的结果是如何呈现的?讨论部分又是如何逐层展开的?然后模仿其结构,搭建自己的提纲。
这期间辅导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帮助——比如如何从文献中找出自己需要的内容,哪些文献需要精读,要用到什么文献,预期要放什么图表等等,给予了专业的指导。
接下来,按部分分块写作:一天就专注写一个部分,比如今天只写方法论里的“数据来源”。这能有效减轻畏难情绪。第一稿不要过分追求语言的华丽和用词的精准,首要任务是把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即使觉得句子很生硬,也要先写下去。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接着反复修改与润色,这是将你的稿子从“不错”提升到“可以投”的关键。一定要把稿子发给导师、师兄师姐或靠谱的朋友看。他们能提供你意想不到的视角,指出你“身在其中”而无法发现的核心漏洞。期间辅导老师帮助纠正了很多写作上的问题。更好的完善了论文。
回首这段历程,我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在学术方向上的把握,也感谢一位师兄在方法上给我的关键建议。但同时,我必须坦诚地说,在最迷茫和焦虑的时候,尤其是在两次被拒后对文章结构产生严重自我怀疑时,专业的学术辅导给了我巨大的帮助。
如果你也正在SSCI的路上苦苦挣扎,感到孤独无助,或者总是卡在某个环节无法突破,我真心建议你可以尝试寻求类似的专业帮助。他们能提供的不仅是语言服务,更是方法论上的指导和心理上的支持,帮你少走很多弯路。
起航SSCI,找对领航员更重要辅导团队由多位具有 SSCI 期刊审稿经验的高校老师组成,会根据你的研究方向和写作阶段,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①选题与框架阶段:帮你梳理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和缺口,结合你的数据资源和研究基础,确定精准的论文主题;手把手指导你搭建逻辑严谨的大纲,明确研究问题、目标和核心模块,避免后期写偏;
②写作与分析阶段:针对文献综述,教你高效筛选和梳理文献,建立 “文献地图”;针对实证分析,帮你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解决数据处理、模型设定、稳健性检验中的问题;针对理论框架,指导你整合核心理论,提出合理的研究假设;
③修改与润色阶段:按照目标 SSCI 期刊的要求,帮你优化论文的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修正学术术语使用、参考文献格式等细节问题;提供 “模拟审稿” 服务,提前指出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升投稿通过率。无论你是刚开始构思 SSCI 论文,还是已经完成初稿却卡在修改环节,都能通过一对一辅导找到突破口,少走弯路,更高效地实现 SSCI 论文的发表目标。
公众号
反馈
微信号
期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