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收高职单位的核心期刊、本科学报屈指可数。大专老师太难了!社会优质资源往往会有倾斜人群,论文发表也不例外。高职单位在和本科高校的竞争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发核心普遍要求公办二本硕讲以上起发,高职老师基本会被核心期刊排除在外。高职单位就连本科学报的持有量都少得可怜。任谁都要抱怨一句,“大专太难了!”
今天,来总结下:可以收高职单位作者的核心期刊和本科学报。
在进入正式讨论前,小编想提醒下,所有的前提都是,我们必须要有一篇高质量的文章。没有文章、没有好文章,基本为0,更不用谈发表的问题。
我们甚至可以给自己代入一个情境,核心期刊和本科学报原就不收高职单位,是自己的文章足够优秀到编辑可以给特例开后门。如果我们的文章压根拿不出手,编辑凭什么另眼相看?
(1)可以收高职单位的核心期刊
高职单位发核心期刊的难度非常大,但并非是一点希望没有,大部分的专科单位每年也会有十几篇的核心论文成果。
人文社科类:由于人文社科类别的特殊属性,核心发表难度相当大,也会受到审稿人主观思想的影响,且人文社科核心论文的约稿比重更高。所以,高职单位在这一领域中的发文情况并不被看好,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如果一个高职单位一年的核心发表量是10篇的话,那么人文社科论文可能只有1-2篇。
教育类:教育应该包含进人文社科领域,但是此处要单列,因为职业教育有自己单独的期刊。四大职教专业期刊分别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教育与职业》《职业技术教育》。这四本职教核心主收职业教育方向,既然本身就是为职教设立的,对作者身份上的限制就比较小了,话虽如此,但是本科单位发职教论文的也不在少数。高职作者如果将这四个刊物列为目标期刊,应该注意三点:①大方向应关注职业教育相关热点重点话题,不建议以学科教育为选题;②要保证文章质量足够高,发职教核心身份够,但是竞争要更激烈;③要充分利用自己一线教学的经验,理论结合实践。
理工类:理工类文章多实验、数据支撑,主要看重文章质量,虽然现在理工类的核心期刊也开始逐步要求本科理工单位,带国家课题,但是高职单位能够一作发表的期刊仍然不在少数,个别期刊如《人民长江》《农机化研究》等也可以收高职独作的文章。理工类高职单位发核心建议:文章质量要好,尽量加大学单位二作,带课题。
期刊推荐:PS:不完全统计,以下刊物并非不限制单位身份,而是更看重质量。如果文质好,独著也是可以的。
《人民黄河》《人民长江》《塑料科技》《饲料研究》《农机化研究》《中国饲料》《分子植物育种》《金属矿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电镀与精饰》《机械设计与制造》《舰船科学技术》《混凝土》《机械传动》、《食品与发酵工业》《山西档案》《教育与职业》《中国调味品》《锻压技术》《北方园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现代电子技术》《职业技术教育》《食品科技》……
(2)可以收高职单位的本科学报
发表现状:高职单位发表本科学报的数量非常少,在已经发表见刊的论文中,更多的数量体现在自然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人文社科版较少。
发表建议:PS:建议的前提是,文章质量要过关。
①加本科单位二作,找个自己熟悉的老友挂名发。在单位认可的情况下,本科好友尽量是挂成一作;
②尽量发自己本省的、离家门近的。同地区的好发,特别是跟自己单位离得近的,谁还没点关系,懂的都懂;
③发专升本的本科学报;
④发同事发过的本科学报,既然有人发出来了,说明该刊是可以收高职单位的,门槛够得上,剩下的只要保证自己的文章质量即可。
期刊推荐: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安阳师范学院学报》《新乡学院学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工学院学报》《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纺织大学学报》《普洱学院学报》《黄山学院学报》《池州学院学报》《遵义师范学院学报》《豫章师范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白城师范学院学报》《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公众号
反馈
微信号
期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