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s://journal.hep.com.cn/(202206期)
3、中文投稿系统:https://jgsj.cbpt.cnki.net
官网网址:http://www.lafrontiers.com
英文投稿: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lafrontiers
(英文投稿采用ScholarOne投稿系统与投稿邮箱并行。)
3、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20日出版。
4、官网信息:本刊不收取版面费,投稿或编辑过程亦不收取任何费用。
2023年6月8日星期四
《景观设计学》2023年投稿指南
【2022年06期信息】
从2022年开始,《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中英文)期刊将围绕“长期关注学术方向”组稿和扶植优秀学术研究,各期不限主题、开放投稿和刊发,及时发表优秀学术文章。
同时,本刊对英文要求和文章版式做阶段性重大调整,开启新的中文在线投审稿系统,以加强期刊的国际交流作用,提升文章的传播效果,更好地搭建研究和实践之间的桥梁,成为国际优秀学者和实践者的聚居地!相关内容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景观设计学前沿(ID:lafrontiers)。
注:本刊为双月刊,容量有限,编辑部将按照约/投稿文章的审稿通过顺序,排期刊发。
长期关注学术方向
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设计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ion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关键词
生态规划;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发展;适应性规划设计;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人类世;地球工程;生态安全;水土保持;韧性城市;灾害应急;干旱;洪涝;城市热岛;环境舒适度;微气候;碳达峰;碳中和;低碳景观;减碳设计;零碳社区;低碳美学;生态美学;物种与栖息地;生态保育;湿地保护;荒野
KEYWORDS
Ecological Planning; Ecosystem Servic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daptive Planning and Design; Nature-based Solutions; Anthropocene; Geoengineering ;Ecological Security;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Resilient City; Disaster Emergency Response; Drought;Flood; Urban Heat Island; Environmental Comfort;Microclimate; 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CarbonNeutral; Low-Carbon Landscape; Carbon Reduction Design; Zero-Carbon Community; Low-CarbonAesthetics; Ecological Aesthetics; Species and Habitats;Ecosystem Conservation; Wetland Protection; Wilderness
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修复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国土;雨洪管理;城市水系统管理;景观安全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多规合一;蓝绿基础设施;流域治理;景观生态学;土地利用规划;设计生态学;深邃之形;生态智慧;棕地修复;土壤健康;海岸带修复;国家公园;景观规划;生态实践;区域发展;区域规划;生态管理;自然资源管理;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生态文明
KEYWORDS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Sponge Land; Stormwater Management; Urban Water System Management;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Integrated Planning/One-Blueprint Planning;Blue–Green Infrastructure; Watershed Management;Landscape Ecology; Land Use Planning; Designed Ecology; Deep Form; Ecological Wisdoms; Brownfield Remediation; Soil Health; Coastal Zone Restoration;Nation Parks; Landscape Planning; Ecological Practice;Regional Development; Regional Planning; Ecologica lManagement;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城市更新与乡村发展
Urban Renew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关键词
旧城改造;城市修补;城市治理;公共政策;使用后评价;社区营造;共享共建;老旧小区改造;微更新;通用设计;复合土地利用;利益相关方;非正式空间设计;日常景观;临时性景观;乡村振兴;乡土文化遗产;文化景观;绿道;慢城;农业景观;生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乡村治理;乡土建筑;遗产村落保护与利用;乡村都市主义
KEYWORDS
Old City Renovation; Urban Refurbishment; UrbanGovernance; Public Policy;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Community Building; Co-Growth through Sharing;Old Residential Area Renovation; Micro-Regeneration;Universal Design; Multiple Land Use; Stakeholder;Design for Informality; Daily Landscape; TemporaryLandscape; Rural Revitalization; Local Cultural Heritage;Cultural Landscape; Greenway; Slow Cities; Agricultural Landscape; Eco-Agriculture;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Rural Governanc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eritage Villages; AgrarianUrbanism
设计正义和人类福祉
Design Justice and Human Well-being
关键词
设计伦理;环境质量;环境正义;公共健康;无障碍设计;适老化设计;儿童友好设计;包容性设计;公众参与;亲自然;健康影响评估;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环境行为学;疗愈景观;健康生活方式;公共卫生;社区主导设计;环境种族主义;社会公平;多中心治理;协同设计;脆弱群体/少数群体;自下而上;社会技术系统;老幼共享
KEYWORDS
Design Ethics; Environmental Quality; Environmental Justice; Public Health; Barrier-Free Design; Designfor the Elderly; Child-Friendly Design; InclusiveDesign; Public Engagement; Biophilic Design;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Urban Green Space; Open Space;Environmental Behavior Studies; Restorative Landscape;Healthy Lifestyle; Public Sanitation; Community-led Design; Environmental Racism; Social Equity; Polycentric Governance; Collaborative Design; Vulnerable Groups/Minorities; Bottom up Approach; Sociotechnical System;Age- and Kid-Friendly Design
教学、设计研究与跨学科理论及方法
Education, Design Research, and Interdisciplinary Theories and Methods
关键词
交叉学科;文化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认知科学;感知;景观偏好;人工智能;大数据;生态水文学;地理学;气象学;设计教育;学科发展;景观设计学教育;设计基本知识;职业发展;课程设置;教学法;案例教学;设计表达;设计评论;非虚构写作;叙事;职业伦理;终身学习;国际交流;产学研结合
KEYWORDS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Cultural Anthropology;Economics; Management Sciences; Sociology;Psychology; Cognitive Science; Perception; LandscapePrefere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g Data; EcologicalHydrology; Geography; Meteorology; Design Education;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Landscape ArchitectureEducation; Fundamental Design Knowledge; CareerDevelopment; Curriculum Design; Pedagogy; CaseTeaching; Design Representation; Design Review;Nonfiction Writing; Landscape Narrative; ProfessionalEthics; Lifelong Learn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Production–Study Cooperative Education
《景观设计学》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期刊介绍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中英文)期刊(以下简称本刊)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俞孔坚担任主编。本刊中英双语出版,全球发行(ISSN 2096-336X,CN 10-1467/TU,中国邮发代号:80-985)。目前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并已进入新兴引文源期刊数据库(ESCI);获2015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交流类荣誉奖。
目标与范围
景观是土地和土地上的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是自然和人文过程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改变和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和艺术。本刊定位于景观设计的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的交叉领域,探讨如何通过景观设计学途径,提出解决中国和世界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通过介绍和推广前沿景观设计实践,倡导有助于实现美丽中国与美丽地球的新美学和新文化;架设研究与社会需求之间、科学与艺术之间的桥梁,引领当代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本刊读者群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专业实践群体、院校师生、决策者和广大城乡环境的建设者。
主要栏目
论文
选刊的论文(包括研究性文章、研究性的设计和综述)探讨景观的结构和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探讨景观中自然和人文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探讨景观作为一个综合的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的相互关系,特别是景观对人类社会系统的服务(包括生产与供给服务,环境调节服务,游憩、审美启智及精神信仰等文化服务)。
观点与评论
对应当期主题,以对话与评论文章形式,力求从多角度、多学科、全面、客观地对有关现象和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发表看法。
主题实践、探索与过程
作为国际化的设计与交流平台,刊登原创性的最新当代景观设计实践,展示景观设计在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环境问题中的探索和试验。鼓励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思想的作品和实践,拒绝迂腐。
投稿途径
1、中文投稿采用“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知网版)。请点击这里进入系统,注册/登录后即可根据提示进行相应操作。
2、英文投稿采用ScholarOne投稿系统或投稿邮箱(lafrontiers@foxmail.com)。请点击下载ScholarOne投稿系统操作指南。
3、2022年1月1日起,投稿邮箱将不再接受中文投稿,仅作日常事务沟通和英文投稿辅助使用。
4、请点击下载《文章著作权许可使用协议》和下载审稿流程图。
重要调整
鼓励英文投稿
1、所有通过外审同行评议的中文投稿,在终审环节之前,作者均需自行提供英文译文,英文译文需经过权威专业翻译润色机构的认证,并出具认证说明。若英文译文未通过编辑部评审,投稿将会被退修或建议重新翻译。
2、本刊阅读顺序将调整为先英文后中文,文章配图集中呈现在英文部分;英文稿件的中文译文仅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信息、文章要点与图文摘要等关键信息,不再对正文及图片另作中文翻译。如需要,中文投稿可保留中文正文等内容。
新增文章要点和图文摘要
1、本刊新增“文章要点”内容版块,要点一般包含3~5条,文字简短精悍,简要介绍研究中使用的创新方法、研究亮点及研究成果。研究型和综述型论文需突出研究的应用性结论;实践型文章需提炼设计实践的理论框架,增强研究与实践的对话与互通。
2、本刊新增“图文摘要”内容版块。“图文摘要”是针对研究中的主要发现所进行的简单、图形化及可视化总结,可以是从文中提取的某一总结性图示,也可以专门绘制,方便读者迅速了解文章的关键信息。
3、作者投稿时若未提交“文章要点”和“图文摘要”,编辑部将视为内容提交不全,初审时将退修或退稿。
特别说明
1、本刊在收到稿件后即通过电话或邮件通知作者,稿件随后进入评审程序,审稿工作由本刊编辑部及编委和有关专家承担。
2、国家及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论文和国家及省部级获奖项目论文优先录用,作者需在投稿中注明基金项目全名及项目标号。
3、投稿4个月内请勿一稿多投,以免造成不良影响。4个月后若未接到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4、无论刊用与否均不退稿(有特殊要求的应注明),请作者自留底稿备份。
5、本刊按统一发稿计划安排稿件,不完全以收稿先后顺序刊发。
6、请作者务必提交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地址、电话或移动电话,以便联系。
7、稿件要求含以下文件:投稿正文与图片、文章要点与图文摘要、论文投稿要求/观点与评论投稿要求/主题实践投稿要求、文章著作权许可使用协议。
长期关注选题
为更好地满足广大研究、实践人员对于长期学术基础性议题的关注需求,本刊初步拟定如下长期关注学术方向。从2022年开始,以长期关注学术方向为基础,各期不限主题、开放投稿和刊发,及时发表优秀学术文章。
1、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设计
2、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修复
3、城市更新与乡村发展
4、设计正义和人类福祉
5、教学、设计研究与跨学科理论及方法
专刊选题与出刊计划
城市森林与全球气候变(2023年3月20日截稿)
基于景观的遗产研究与实践(2023年5月7日截稿)
地形学、地图术与场地建造(2023年5月28日截稿)
公众号
反馈
期刊点评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