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主办单位官网网址:http://ccl.pku.edu.cn/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https://chinese.pku.edu.cn/xwgg/xwdt/1352834.htm
(北京大学中文系)
3、出刊日期:季刊,逢季中月26日出版。
4、本刊不收取任何名义的版面费。(主办单位官网信息)
2022年10月24日星期一
《语言学论丛》关于投稿事宜的声明
【主办单位官网信息】
2022-05-09
《语言学论丛》关于投稿事宜的声明
《语言学论丛》广大作者和读者:
近日,有不法分子冒充《语言学论丛》编辑部,通过网站在线投稿进行非法经营活动。本刊在此郑重声明:
1)本刊接受投稿的唯一邮箱为luncong@pku.edu.cn。暂未开通任何在线投稿。
2)本刊不收取任何名义的版面费。稿件刊出后,对内地作者支付稿酬,并赠样刊2册;对海外作者赠样刊4册。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编辑部
2022年4月29日
附:《语言学论丛》简介
《语言学论丛》是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刊于1957年创刊,前身是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主编的不定期同仁刊物,共出版25期。后自2001年的总第26期起,改为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征稿的学术集刊,共出版至总第65期,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05年起)。 2021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语言学论丛》由原来的定期性系列学术集刊转为学术期刊。中国标准刊号为 CN10-1810/H,季刊,十六开本。3、6、9、12月的15日出刊,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以中国境内语言和语言学为对象,将具体语言研究与理论探索相结合,汉语的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汉语的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标准语研究与方言研究相结合,汉语与少数民族语研究相结合,刊载相关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进中国语言学发展和学术影响力提升。
《语言学论丛》主要刊登海内外有关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现代汉语、汉语史、汉语方言和文字学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上述领域的严肃的学术评论。学术动态和学术活动消息等来稿亦受欢迎。 来稿均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按照国际标准编辑出版,稿件处理时间一般为6个月。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人文学苑6号楼 《语言学论丛》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871
电子信箱:luncong@pku.edu.cn
《语言学论丛》稿约
【微信公号“北京大学中文系”信息】
2022-10-17
1. 《语言学论丛》简介
《语言学论丛》是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刊前身是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主编的不定期同人刊物,于1957年创刊,共出版25辑。后自2002年的总第26辑起,改为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面向海内外征稿的学术集刊,共出版至总第65辑,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05年起)。
2021年11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语言学论丛》由原来的定期性系列学术集刊转为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2097-1796,中国标准刊号为 CN10-1810/H,国内邮发代号为82-515,季刊,16开本。2、5、8、11月的26日出刊,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48元/期。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以中国境内语言和语言学为研究对象,将具体语言研究与理论探索相结合,汉语的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汉语的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标准语研究与方言研究相结合,汉语研究与少数民族语研究相结合,刊载相关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中国语言学发展和学术影响力提升。
2. 主要刊登内容
《语言学论丛》主要刊登海内外有关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现代汉语、汉语史、汉语方言和文字学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上述领域的严肃的学术评论。学术动态和学术活动消息等来稿亦受欢迎。
3. 本刊审稿制度
来稿均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按照国际标准编辑出版,稿件处理时间一般为6个月。
4. 来稿注意事项
本刊接受投稿的唯一邮箱为luncong@pku.edu.cn。来稿请注意以下事项:(1)本刊接受中文稿件。请提供word和pdf格式的电子文本各两份:一份不含有任何作者信息(供匿审用);另一份注明作者信息(姓名、工作单位、主要研究方向)、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电子邮箱、电话号码)和资助信息,以附件形式发送到编辑部邮箱。(2)本刊实行通讯作者制度,编辑部只接受文章通讯作者的来稿。(3)书评稿件应附原书,以便审稿。(4)来稿文责自负。依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上的修改、删节。作者如不同意修改请予以注明。(5)来稿请遵守学术规范,稿件评审期间请勿一稿多投,如发现本刊将作相应处理。稿件以不超过20000字为宜,5000字以上的稿件需附300字以内的提要和3―5个关键词,以及相应的英文题目、提要、关键词。(6)冷僻字、特殊符号、需要制版的图表请另纸用较大字体开列,并注明在稿件中的位置。除有必要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请圈明),应一律使用简化汉字。(7)稿件刊出后,对内地作者支付稿酬,并赠样刊2册;对海外作者赠样刊4册。(8)稿件一经刊用,文章的著作版权(包括光盘版版权、网络版版权)即属本刊所有。如不同意请在投稿时说明。稿件录用后版式根据出版要求再行调整。本刊所付稿酬已经包括光盘版及网络版稿酬。(9)来稿恕不退还。如须撤稿,请告知编辑部。
5. 本刊编辑部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人文学苑6号楼中文系, 《语言学论丛》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871
电子信箱:luncong@pku.edu.cn
公众号
反馈
期刊点评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