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或邮箱投稿
2、出刊日期:周二刊。
2022年9月1日星期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撰写要求
【万方信息】
1 编排格式
1.1 文题:应简明、准确,能确切反映出文章的特定内容,20 字以内为宜,一般不用缩略语、代号、标点符号。
1.2 署名 作者署名列于文题下方,单位、邮编放于署名后面的括号内。如有多位作者,且分属不同单位,则应在署名的右上角和括号内单位名称的第一字左上角标出对应的阿拉伯数字序号。作者署名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如必须改动,应由第一作者出具加盖公章的书面证明,以示负责。
2 摘要与关键词
2.1 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字数一般控制在2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不超过5个,不少于2个。具体格式见举例(该文题名为xxxxx)。
【摘要】 目的 探讨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发病中的作用及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p16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 方法 采用巢式甲基特异性PCR法检测MM患者。结果 MM患者p16基因的甲基化比例为54.8%。结论 p16基因甲基化在MM患者中较为常见,这可能为MM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方向。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p16基因甲基化;砷剂
3 正文主体部分 一般分为前言、临床资料、方法、结果、讨论五部分。(参照GB 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中的规定)
3.1 前言(引言) 概述文章的目的、内容与意义。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不可写成摘要。未经检索,前言中切忌“国内外未曾报道”等字样,也不可自我评价“达到××水平”或“填补××空白”等。通常不需要标题。
3.2 临床资料 需注明病例和对照者来源、时间、选择标准及一般情况等,必要时还应说明剔除标准。
3.3 方法 包括分组方法、统计方法、治疗方法、观察指标、疗效评价标准。有对照组时,资料与方法不易分开,可将“临床资料”与“方法”合并为“资料与方法”。
3.3.1 药品必须使用通用名称,并注明剂量、单位、生产单位。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
3.3.2 调查设计应阐明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描述统计学方法及其选择依据,并说明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
3.4 结果 结果的叙述应简洁明了,数据准确,层次清楚,不应与讨论内容相混淆。若文稿有图表,正文不需复述全部数据,只需简述主要发现或数据。以数据反映结果时,不能只写例数或只描述百分数,应既给出个体例数,同时注明百分数。一般应进行统计学处理,并给出具体的统计值。
3.5 讨论 着重讨论从结果中得出的结论,包括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局限性及其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如果不能得出结论,也可通过讨论提出建议。不必重复已在前言和结果部分叙述过的数据或资料,不要过多罗列文献,讨论部分一般不应列图表。
4 层次标题及编号
4.1 层次标题是对本段主题内容的高度概括,应简短明确。同一级别层次标题的词组结构应尽可能相同,语气一致。标题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3级。
4.2 层次标题的分级编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 35 -2001《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号,第一层标准不接排。 例:1(顶格,一个字汉空“#”)资料与方法 1.1(顶格,一个字汉空“#”)病例选择与分组#××× 1.1.1(顶格,一个字汉空“#”)病例选择#××× 考虑到社会科学类文章的原有习惯,各节内层次序号也可用“分层排序法”,一般分为三层,按一、1、(1)顺序逐级标明。如:第1层采用“一、”,第2层采用“1.”,第三层“(1)”。前两层一般不接排正文,第三层标题后可接排正文。如按“分层排序法”,则各节标题位置居左,前空“##”。 文内接排的序号可用圆括号数码圈码“①”。
5 表、图
5.1 表。加工前首先应确定表的取舍。表的设置应有助于简洁、直观地表达结果。若用简洁文字可表达清楚的,不用表。表的内容不要与正文文字重复。要确保每张表都在正文中标明。 设计原则: ① 纵、横标目间应有逻辑上的主谓关系,主语一般置于表的左侧,谓语一般置表的顶侧。一般采用三线表,如有合计行或表达统计学处理结果的行,则在该行上再加一条横线。 ② 表序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居中排在表上方。只有1张表时应标注“表1”,后依次为“表2、3….”。表题前保留2个#,表题后保留1个#。表题说明表的内容,避免用泛指性的词语,如“数据表”。表题与表不得分排在2页上。 ③表中不设“备注”栏,若需说明,可在表内有关内容的右下角标出注释符号,在表格底线的下方以相同的注释符号引出简练的文字注释,注释前空“##”。 ④表中各栏应标明标目词,参数栏的标目词一般为量或测试项目及其单位符号。若表中所有参数的单位相同,可标注在表题之后(加括号)。各栏参数的单位不同,则应将单位符号加括号标注在各栏标目词后(加括号)。 ⑤表中不用“同上”、“同左”等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包括“0”),数据小数点后有效位数要一致,某项指标值未获得数据时,用“—”表示,不应以“0”表示。 ⑥表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必须与正文中一致。为保持表的自明性,对表中使用的缩略语应予注释。
5.2 图。本刊主要为照片图。图应有简短准确的标题,连同图序号置于图形下方。图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顺序连续编排。只有1幅图时应标注“图1”且“图1”为黑体。
6 量和单位 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各种量和单位除在无数值的叙述性文字中可使用中文符号外,均应使用国际符号。
6.1 106以上的词头符号(例如M、G和T等)大写,其余为小写。词头不能单独使用(例如“μm”不能写作“u”),也不能重叠使用(例如“nm”不应写作“mum”)。
6.2 表示量值时,单位符号应置于数值之后,数值与单位符号之间留1/4汉字空。但平面角的单位度(°)、分(′)和秒(〞),数值和单位符号之间不留空隙。
6.3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 Hg)或厘米水柱(cm H2O)为计量单位,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 Hg或cm H2O与kPa的换算系数(1mm Hg=0.133kPa,25px H2O=0.098kPa)。
6.4 一般情况下,统一用L(升)作为表示人体检验组分浓度单位的分母,而不使用ml(毫升)、dl(分升)、mm3(立方毫米)等作分母。但当涉及高精度测试时,可以用ml、μl(微升)等作分母。
6.5 在一个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不应多于1条。例如:mg/kg/d应写为mg/(kg•d)。
6.6 时间的表示方法 作为单位修饰词仅为数字时,天(日)用“d”,小时用“h”,分钟用“min”,秒用“s”。非单位时可用天、小时、分钟、秒。如:在描述第×天、第×小时、第×分钟,或每天、每小时、每分钟等时,均用汉字。
6.7 中医针灸描述穴位位置或针刺深度时使用的“寸”,表示的是“同身寸”,是用患者人体某段长度标志作为测量单位,因人而异,不同于旧市制长度单位的“寸”,不能换算成公制单位。中药剂量1钱按3g计,1两按30 g计。
7 数字用法 按GB/T 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处理数字。
7.1 阿拉伯数字使用规则:①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写成99年。日期的表示采用全数字式写法,如:2006年2月18日,可写作2006-02-18。②计量单位前的数字和统计表中的数值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③引文标注中的版次、卷号、期号、页码等用阿拉伯数字。
7.2 汉字数字的用法:①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句,应使用汉字。如:一氧化碳、十二指肠等。②部队医院编号有“第”字者,其编号用汉字。如:解放军第三O二医院。③不定数词一律用汉字。如:任何一个病人,无一例死亡。
7.3 参数与偏差范围的表示:①数值范围号的使用应统一,一般使用浪纹连接号“~”。如:5至10可写成5~10;但5万至10万应写成5万~10万,或(5~10)万,不能写成5~10万。②幂次相同的参数范围:前一个参数的幂次不能省略。如:3×l09~5×l09不能写成3~5×l09,可以写成(3~5)×l09。③百分数范围:前一个参数的百分号不能省略。如:20%~30%,不能写成20~30%。④单位相同的参数范围,只需写出后一个参数的单位。如:15~25℃,不必写成15℃~25℃。⑤单位不完全相同的参数范围:每个参数的单位必须全部写出。例如:3个月至6岁,不能写成3个月~6岁。⑥偏差范围:参数与其偏差单位相同时,单位可以只写1次,并应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置共同的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如:(15.2±0.2)mm。表示带中心值的百分数偏差时,可以写成(27±2)%,也可以写成27%±2%,而不应写成27±2%。
7.4 数字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7.4.1 尾数“0”多的5位以上数字,可以改写为以万和亿为单位的数。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等作单位(百、千、兆等词头除外)。例如:1 800 000可写成180万;142 500可写成14.25万,不能写成14万2千5百;5000字不能写成5千字。
7.4.2 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用以定位的“0”。数值有效位数末尾的“0”也不能省略,应全部写出。例如:1.50、2.00不能写作1.5、2。本刊一般小数点后保留一位,但统计值(t值或χ2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征稿启事
【官网信息】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批准立项。系中国医师协会系列期刊之一。 办刊目标:“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指导思想:“精诚铸就品牌,悉心创造辉煌”,服务宗旨:“读者、作者满意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本刊制作精美、编审严谨,以导读附带光盘的形式面向全国出版,实现了传统纸版、光盘版、网络版的有机结合。本刊特有的经典医学视频、动态影像诊断、病例讨论实况、精品课件等栏目大大提升了医学学术期刊的传播效率,2001年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第一本医学类电子期刊,为中国首家医学多媒体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CN11-9234/R,ISSN1671-3141,邮发代号82-634,二十余位工程院院士为杂志顾问。本刊办刊宗旨:面向医药卫生科技与医务人员、卫生系统,力求及时、全面、快速报道国内外医学、药学领域的科研进展、医学实践总结及临床经验。稿件要求: 内容充实、观点明确、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论据充分、文字简练,一般以5000至6000字左右为宜,有课题或基金项目请务必标注,需要英文摘要,最好有图表,参考文献不低于8条。
主要栏目
国外最新医学文摘、最新医学论著、最新临床研究、最新临床用药、最新基础研究、最新医学综述、最新临床检验、最新临床病理、最新免疫与风湿专题、最新医学影像、最新医学工程、医学护理信息、最新特种医学、最新医学装备、新技术新方法、最新病例报告、最新医学管理、最新卫生防疫信息 、最新心理医学与疾病、最新医学教育等。同时设列专题:最新消化道专题、最新麻醉专题、最新儿科专题、最新肿瘤专题、最新妇产科专题、最新肾脏疾病专题、最新感染与肝病专题、最新呼吸内科专题、最新高血压专题、最新内分泌代谢专题、最新老年病专题、最新心脑血管专题、最新口腔科专题、最新神经内科专题、最新骨科专题、最新组织工程专题、最新检验医学专题、最新医护专题、最新医学教育等等。
公众号
反馈
期刊点评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