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点评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以下为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的结果: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基本信息
  • 曾用刊名:
  • 主办单位: 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300号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科学》编辑部
  • 出版周期:
  • ISSN:
  • CN:
  • 出版地:
  • 语种:
  • 开本:
  • 邮发代号: 52-85
  • 创刊时间:
展开
出版信息
  • 专辑名称:
  • 专题名称:
评价信息
  •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征稿信息 查看点评 官网投稿

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www.nwupl.edu.cn

投稿系统:http://flkx.nwupl.edu.cn

3、官网邮箱:falvkexue160@163.com

4、官网电话:029-85385160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10日出版。

6、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2022419日星期二

                           

 

《法律科学》声明

202202期信息】

 

本刊欢迎问题意识突出、选题新颖、见解独到的法学理论文章和法学各分支学科的专题研究成果,以及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现实性研究成果。“科技新时代法学”是本刊建设的品牌栏目,对有关专题研究成果尤为欢迎。

本刊加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和北大法宝等电子出版,并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出版我刊网络版。刊发论文作者应授权其论文信息网络电子出版形式传播权;相应稿酬与印刷版稿酬一并支付。

本刊使用网上投稿、审稿系统,请作者登录http://www.nwupl.edu.cn点击“法律科学”进行注册、投稿。本刊不接受合作作者的投稿。


《法律科学》 注释体例

202201期信息】

 

2021 年第 1 期起,本刊将执行新的注释体例。现将注释体例主要内容公告如下:

1. 本刊将采页下脚注形式,连续编号。注释标号用方括号标示,置于相关语句标点后的右上角。

2. 同一页一个文献多次被引用的,每次引用都需提供文献的完整信息,不采用 X” 的格式;

3. 脚注中的信息,应该尽量简明准确,以必要为原则,不提倡大段引用;

4. 脚注中作者名后,应该标明作者的著作身份,默认为独著,非独著作品,应该注明,例如主编”“编著”译”; 副主编、译著的校对者,一般不标注;

5. 出版社前,不标注出版社所在城市名;

6. 著作类作品,应当标明作者、著作名、出版社及出版年,引用信息的页码。直接引用的,标明具体的信息所在页码,非直接、概括性引用的,标明信息出处的具体页码或起止页码。起止页码之间用短横线连接。作品非首次出版的,应该标明 x 版”,或者修订版” 等版次信息; 多作者 ( 3 人以上) 作品,只标注第一作者,后面用等”;

7. 期刊类作品,标明作者、篇名、刊名、出版年、刊期,页码; 期刊的总第期次,不标注。集刊类作品引用,可以按照实际出版的情况,标明出版年、卷;

8. 网络文献应当写明作者、文献名、网址及访问日期;

9. 文献的副标题,以必要为原则,副标题之前用破折号;

10. 本刊采用匿名审稿制,如果作者引用自己论著,不应采用拙著”拙文” 等谦称,应当和标注其他作者作品一样,标明作者姓名; 文中应避免直接或间接透露作者身份信息,以方便匿名审稿;

11. 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篇名后文献来源前加载”;

12. 涉及法律条文条款的,采用阿拉伯数字标明;

13. 外文文献的标注,尊重各该外文的一般标注法;

14. 来稿请附 300 字左右中英文摘要,3 5 个关键词; 注明作者真实姓名、职称或职务、所在单位、通讯地址、电子邮箱和电话。本刊保证作者个人信息不泄露。

其他未尽事宜,以 《法学引注手册》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年版) 为准标注。

示例:

著作类:

[德] 维尔纳·弗卢梅: 《法律行为论》,迟颖译,法律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32 页。期刊类:

张文显: 《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法学》2014 年第 4 期,第 18 页。

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陈金钊: 《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及其意义———兼论法律方法的功能》,载陈金钊、谢晖主编: 《法律方法》 ( 15 )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66 页。

网络文献:

王珏: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确定》,载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1011/c100131392850html2020731日访问。

报纸文章类:

张晋藩: 《从古代民事法律中汲取智慧》,《人民日报》2020 7 2 日,第 9 版。

外文类:

Hans KelsenPure Theory of Lawtranslated by Max Knight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p 146

 

《法律科学》稿约

202105期信息】

 

《法律科学》是西北政法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热诚欢迎法学研究人员、法学院系师生、司法工作者及法学爱好者惠寄优秀稿件。

一、本刊欢迎问题意识突出、选题新颖、见解独到的法学理论文章和法学各分支学科的专题研究成果,以及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现实性研究成果。法律文化与法律价值是本刊建设的名牌栏目,对有关专题研究成果尤为欢迎。

二、本刊取舍稿件的标准重在学术水平。对具有真知灼见、说理充分、逻辑严密、语言规范的稿件优先采用。本刊倡导优良学风,反对在他人论文上挂名,对作者单独完成的稿件优先采用。

三、来稿应符合教育部发布的《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辑排规范》要求,具体内容可查阅本刊网站(http://wwwnwupl.edu.cn点击法律科学”)

四、来稿应附有作者简介(姓名、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等)、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注释、参考文献,基金资助的论文应对基金项目名称、项目编号予以注明。篇名、摘要、关键词应翻译成英文。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应排列于正文之前。注释采用脚注排于当页末,参考文献排于文末,同一文献同一编码的体例。从期刊、论文集中析出文章注明其在该期刊、文集中的起止页码。

五、摘要应能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信息,直接明确地反映出作者的主要观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一般不超过200字,能够独立成文,切不要写成文章结构介绍或自我评价,不要用本人本文等词起写。

六、本刊坚持文以质取的原则,实行匿名审稿,反对任何干扰编辑公正审稿的行为;反对任何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引用他人学术成果不加标注、抄袭他人学术成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在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出版物上一稿多发,将已发表论文无实质性修改重复发表,将已经出版的专著中的内容作为论文重复发表等损害本刊学术声誉的行为,本刊将采取措施予以惩戒。

七、对采用稿件,本刊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前提下,可对稿件进行技术处理。如不同意,请声明。

八、本刊加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和北大法宝等电子出版,并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出版我刊网络版。凡经我刊审定录用的稿件(录用定稿)均将首先在我刊网络版上首发,后视编排情况发布排版定稿和整期定稿,最后由我刊印刷版出版。刊发论文作者应授权其论文信息网络电子出版形式传播权,在用稿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得再授权其他媒体转发;相应稿酬已与印刷版稿酬一并支付。

九、本刊使用网上投稿、审稿系统,请作者登录http://wwwnwupleducn点击法律科学进行注册、投稿。不要擅自向编辑、主编投稿,更不要托关系转稿。凡投稿三个月内未收到编辑部采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鉴于样刊寄送过程中丢失严重,为了使作者能及时收到样刊,将采用特快到付方式寄送样刊,敬请理解。

十、凡对本稿约有关内容未提出异议和特殊声明者,本刊将视为同意此稿约。

我来写点评
学员反馈 X
昵称:
手机号:
反馈内容:
我的回应 X
回应内容:
我要点评 X
是否录用:
审稿时间:
见刊周期: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稿费:
稿件字数: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查重要求: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投稿难度:
该刊可发:
投稿主题:
我的点评:
+
+ -
回复 X
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