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点评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以下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结果: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科核
  • RCCSE
  • 北核
基本信息
  • 曾用刊名: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湘潭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主办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
  • 出版周期: 季刊
  • ISSN: 1672-9102
  • CN: 43-1443/N
  • 出版地: 湖南省湘潭市
  • 语种: 中文;
  • 开本: 16开
  • 邮发代号: 42-227
  • 创刊时间: 1983
展开
出版信息
  • 专辑名称: 工程科技I
  • 专题名称: 综合科技A类综合
评价信息
(2023版)复合影响因子:0.985
(2023版)综合影响因子:0.681
  •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 CA 化学文摘(美)(2024)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24)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 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2023年版
  • 期刊荣誉: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征稿信息 查看点评 官网投稿

提示:

1、投稿方式:编辑部要求官网在线投稿。

2、出刊日期:季刊,逢季末月20日出版。

3、咨询过编辑部不收版面费审稿费,欢迎大家投稿!

2022916日星期五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投稿及受理

本刊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政策和宣传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来稿应有创新性;立论科学,主题明确,推理严谨;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简化字;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抵制抄袭、剽窃、一稿多投和一稿多发等学术不端行为;要求来稿为作者独立完成,一经发表,文责自负。

本刊只刊登首发稿。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对所发稿有版权。

研究生投稿时请同时提交研究生投稿导师推荐意见表,只有当编辑部收到该推荐意见表后,稿件才算正式受理。填写并签字后的意见表可经扫描或拍照以附件形式通过投稿系统上传(投稿网址:http://zkxb.hnust.edu.cn )。

开设栏目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目前共设置7个栏目,分别是矿业·安全”“地学·土木·建筑”“机械·电气”“信息·计算机”“化学·化工·材料”“环境·生物”“数学·物理。选题不符合上述栏目的稿件,自动视为无效投稿。

3 投稿约定

请通过湖南科技大学期刊社网站投稿(网址:http://zkxb.hnust.edu.cn),点击编辑部网站左上角作者投稿,然后按提示进行操作。来稿请在投稿系统中填写所有作者姓名、简介(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详细通信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和E-mail地址,以便于及时沟通。尽可能提供2名以上同行评审专家名单,为编辑部准确、客观、公正地选择审稿人提供参考。本刊不接收纸质和邮件投稿。

1)文搞要求的基本要素必须齐全,编写符合本刊规范。写作规范不合要求的稿件,不予受理。

2)文稿应是作者的原创论文,未在正式刊物发表过,不存在政治和法律问题,不得涉及国家机密,不得涉及申请专利;稿件学术不端检测文字复制率超过15%作退稿处理。

3)收稿受理后即发回执。从稿件受理起90天内,作者不得将稿件投往他处。超过90天未接到编辑部通知 ,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编辑部通知修改的稿件,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修改稿,过期视为自动放弃在本刊发表。

4)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在不违背原作大意、框架的前提下,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适当处理(包括文字修饰、措辞调整等),特殊情况,请作者在投稿时注明。

5)文稿发表后,版权自动归属本刊编辑部所有,表示作者同意将文章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转让给本刊编辑部。

6)本刊赠送作者发文当期刊物2本。作者可通过本刊网页免费下载本刊和本社其它刊物出版的全部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一并支付(已在论文评审费中扣除);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合作交流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和支付费用。

7)投稿成功即视为作者同意以上约定。

文稿要求(特别提示:论文要求单栏排版,不要双栏排版!)

文稿应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条理清晰,文字精练,图表规范。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务请按《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指明其出处,由此引发的一切著作权的责任由作者自负。

文稿要求包括以下项目:中英文题名、中英文作者、中英文单位、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此外,在首页以注脚形式标注资助项目(项目类别及编号)、通信作者。

题名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2个实词;英文题名除第一个词首字母大写及专有名词大写外,其余一律小写;第一个词不用冠词。

作者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首字母均大写,复姓连写;双姓中加连字符。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如:Zhang Ying(张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Fan-Xu Litai(范徐丽泰)。外国作者署名按国际惯例。

单位  详细至二级单位,省份 城市 邮编。

摘要  概括地陈述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一般要求300500字。应排除常识性内容;不要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引用参考文献;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价。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用第三人称,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括号说明。

关键词  每篇文章选38个关键词,中文关键词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中图分类号  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提供中图分类号。

通信作者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E-mail。如果第一作者是研究生,一般应将导师列为通信作者。

资助项目 有项目资助的论文请在文稿首页地脚位置注明项目资助机构、项目类别和批准编号(批准文件)。

量和单位及其符号  量名称、量符号与量单位的使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文中所用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同一个量的符号,应全文统一。

正体和斜体的使用  量的符号(pH除外)、从量的符号转化的角标、一般函数、变数符号用斜体;对于矢量的符号、矩阵的符号、张量的符号还应用黑斜体(或斜体加粗)SI词头和量单位、从文字转化的角标、阿拉伯数字、叙述性文字、化学元素符号、缩略语、仪器的规格型号、某些常数的符号(仅限于自然对数的底 e、圆周率 π、复数的虚部 i j )、数学运算符(: 矩阵转置号T、微分号d、偏微分号、连加号、对数号(lglnlb)、及sintanlimminmax等用正体。

插图  插图应清晰。小图宽度小于7.5 cm,大图宽度为1215 cm;中文为6号宋体,数字和英文为6号新罗马体。加注坐标所代表的量及单位,以/单位形式表示,如:时间/st/s,不要表示成:时间(s)t(s);是复合单位的话,还要将单位用小括号括起来,如:c/(mol/L)。图中量的意义要在正文中加以解释。

表格  表格的设计应该科学、明确、简洁,具有自明性。表格应采用三线表,项目栏不宜过繁,小表宽度小于7.5 cm,大表宽度为1215 cm。表必须有中英文表序、表题。表身同一栏各行的数值应以个位(或小数点)对齐,且有效倍数相同。

参考文献  文献引用采用顺序编码制,并按论文中出现的先后连续编序。为更好地体现同领域研究成果、提升稿件质量,本刊要求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15篇,并有一定比例外文文献。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按国家标准GB/T 7714—2015 。外文作者一律姓前名后,且姓为首字母大写,名采用缩略形式(大写),如:Hudson J A;英文题名第一个词首字母大写;其它项目按常规要求。

我来写点评
学员反馈 X
昵称:
手机号:
反馈内容:
我的回应 X
回应内容:
我要点评 X
是否录用:
审稿时间:
见刊周期: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稿费:
稿件字数: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查重要求: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投稿难度:
该刊可发:
投稿主题:
我的点评:
+
+ -
回复 X
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