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点评 >人文中国学报
以下为人文中国学报的结果:
人文中国学报
  • CSSCI来源
基本信息
  • 曾用刊名:
  • 主办单位:
  • 出版周期:
  • ISSN:
  • CN:
  • 出版地:
  • 语种:
  • 开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
展开
出版信息
  • 专辑名称:
  • 专题名称:
评价信息
  •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征稿信息 查看点评 官网投稿

提示:

1、该刊为港刊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出刊日期:半年刊,每年6月、12月出版。

2023217日星期五

                                             

 

《人文中國學報》稿約

202202期信息】

 

() 本學報旨在推廣中國人文學科之研究,歡迎有關中國文史哲學科之學術論文。

() 本學報自第二十二期(2016) 起由年刊更改爲半年刊,每年6 月、12月出版。

() 來稿請使用繁體字,並提供與Microsoft Word 相兼容之文稿電子檔。

() 本學報以刊載中文文稿爲主,字數通常以不超過三萬字爲宜。

() 來稿請標明中英文篇名、作者、職銜及服務機構中英文名稱。另附中英文提要各四百字左右及中英文關鍵詞五個。

() 論文請以“中文提要—中文關鍵詞—正文—引用書目—英文提要—英文關鍵詞”格式提交。

() 本學報採用雙匿名的評審制度,故文稿中請勿出現足以辨識作者身分之相關信息。若於來稿後五個月内未獲學報回覆結果,作者可以自行處理稿件。作者請自留底稿,來稿概不退還。

() 來稿送請兩位相關研究領域之專家學者評審,如審閲意見不合,再請第三位學者評判。所有文稿必須通過審查後始予刊載。

() 編輯委員會對來稿有修改權,不願者請預先聲明。

() 來稿請勿一稿兩投,經刊載後,未經編輯委員會書面同意,請勿在他處發表。

(十一) 文稿發表後,敬奉論文發表費,以正文( 不包括注釋) 每一千字港幣一佰元整計,以三萬字爲限。論文發表費已包括一切形式的著作權使用費。

(十二) 論文作者每人贈送學報兩册及抽印本二十册。

(十三) 來稿請寄電子郵件至: sinohum@hkbu.edu.hk


《人文中國學報》撰稿格式

202202期信息】

 

() 書寫方式

1. 來稿請用横式( 由左至右) 書寫。

2. 正文須用12 號新細明體,全文1.5倍行距。

() 標點符號

1. 請用新式標點,每一標點符號佔一格位置。

2. 一般引號用“”,單引號用‘’( 即用於引號内之引號)

3. 書名、論文名及篇名用《》。書名與篇( 章、卷) 名連用時,用間隔號表示分界,例如: 《詩經·小雅·鹿鳴》。

() 分段及引文

1. 每段第一行第一字前空兩格。

2. 各章節下使用符號請依一、( ) 1. 、( 1) ……序表示爲原則,文中舉例的數字標號統一用( 1) ( 2) ( 3) ……

3. 三行以内之引文,加“”與正文同列,並於引文後編號注明出處,編號用123形式,置於標點符號之後。

4. 引文如超過三行以上須獨立引文,不用引號,但每段前均空三格,使用標楷體12 號字體,引文段落前後各空一行。

() 注釋

1. 隨頁脚注,使用10 號字體,置於每頁正文之下,全篇連續編號。注釋編號應與正文注號123等相同並相應。

2. 首次引用之文獻,須列舉全部出版信息,第二次以後可省略出版信息,只須寫上作者、書名及頁碼。

3. 若引用同一出處的資料,在緊接的下一條注,寫“同上”,頁碼不同者加頁碼。

4. 引用專書或論文(中文/英文) 格式示例如下:

(1)中文專書:

1:辛棄疾:《稼軒長短句十二卷》(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十五年王詔刻本), 1, 5a

2:屈守元:《文選導讀》(成都:巴蜀書社,1993 ), 21

3:張唐英:《蜀杌》, 1,《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 464, 240

4:楊繪:《時賢本事曲子集》,唐圭璋:《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1, 10

5:夏承燾:《唐宋詞論叢》,《夏承燾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2,100

(2) 外文專書:

:George Lakoff,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5ed.(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p.21.

(3)中文論文:

1: 戴君仁:《春秋在群經中的地位》《春秋三傳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2 ),8

2:張立敏:《顧嗣立卒年補考》《文學遺產》2008 年第2, 136

3:曾永義:《皮黄腔系考述》,《臺大中文學報》第 25 (2006 12 ), 200

4:徐安琪:《蘇軾“以詩爲詞”新探》,《詞學》第 20 (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12 ), 50

(4)外文論文:

1: 植木久行:《王勃-唐鈔本の價值》,《詩人たちの生と死》(東京:研文出版,2005 ), 25

2:Michel Strickmann,“On the Alchemy of T'ao Hung-ching,”in Holmes Welch and Anna Seidel, eds., Facets ofTaoism: Essays in Chinese Relig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pp.124-128.

3:Edward H.Schafer,“the Jade Woman of Greatest Mystery,”History ofReligions 17.3-4(1978): p.387.

()引用書目:

1.文末請附“引用書目”,列出該論文所徵引的文獻。請注意與文中注釋進行核對,避免“引而未列”或“列而未引”。

2.引用書目另起新頁,首行標明“引用書目”字樣, 18 號新細明體粗體。

3.引用書目按需要分中文、外文等分項,又分專書、論文兩類(如某項僅有一類,則不必標注專書或論文),按作者姓名筆畫排列,不標注朝代、或别。另外,除古籍外,出版年份一律爲公元紀年。

4. 格式例示如下:

一、中文

()專書

辛棄疾:《稼軒長短句十二卷》。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十五年王詔刻本。

屈守元:《文選導讀》。成都:巴蜀書社,1993 年。

夏承嘉:《唐宋詞論叢》《夏承壽集》, 2。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年。

張唐英:《蜀杌》,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464。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

楊繪:《時賢本事曲子集》,唐圭璋:《詞話叢編》, 1。北京:中華書局,1986 年。

() 論文

戴君仁:《春秋在群經中的地位》,《春秋三傳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2, 1-8

徐安琪:《蘇軾“以詩爲詞”新探》,《詞學》第 20 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12 ,43-65

張立敏:《顧嗣立卒年補考》《文學遺産》2008 年第 2 , 136

曾永義:《皮黄腔系考述》,《臺大中文學報》第 25 (2006 12), 199-237

二、日文

植木久行:《王勃-唐鈔本の價值》《詩人たちの生と死》。東京:研文出版,2005 , 25-55

三、英文

()專書

George Lakoff,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5"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 論文

Michel Strickmann,“On the Alchemy of T'ao Hung-ching,”in Holmes Welchand Anna Seidel. eds.. facets of Taoism: Essays in Chinese Relig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pp.124-128

Edward H.Schafer,“the Jade Woman of Greatest Mystery,”History ofReligions 17.3-4(1978):pp.379-387.

我来写点评
学员反馈 X
昵称:
手机号:
反馈内容:
我的回应 X
回应内容:
我要点评 X
是否录用:
审稿时间:
见刊周期: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稿费:
稿件字数: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查重要求: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投稿难度:
该刊可发:
投稿主题:
我的点评:
+
+ -
回复 X
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