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点评 >中国测试
以下为中国测试的结果:
中国测试
China Measurement & Test
  • 科核
  • RCCSE
  • 北核
基本信息
  • 曾用刊名: 中国测试技术;实用测试技术
  • 主办单位: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 出版周期: 月刊
  • ISSN: 1674-5124
  • CN: 51-1714/TB
  • 出版地: 四川省成都市
  • 语种: 中文;
  • 开本: 大16开
  • 邮发代号: 62-260
  • 创刊时间: 1975
展开
出版信息
  • 专辑名称: 工程科技II
  • 专题名称: 仪器仪表工业
评价信息
(2023版)复合影响因子:1.891
(2023版)综合影响因子:1.458
  •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 CA 化学文摘(美)(2024)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24)
  • WJCI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3)来源期刊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 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2023年版
  • 期刊荣誉: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征稿信息 查看点评 官网投稿

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出刊日期:月刊,每月月底出版。

20221017日星期一

                     

 

《中国测试》征稿简则

【官网信息】

 

《中国测试》是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该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由中国工程院高洁院士担任总编,毛二可等100多位院士和国内知名专家担任期刊的特邀编委和编委。期刊先后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化学文摘》(CA)等多家国内外权威机构所收录。

《中国测试》以追踪测试领域学科发展前沿,阐释测试理论、测试方法和实践应用之精髓为宗旨,是集国民经济多行业、多领域、多学科测试优势为一体,代表国内测试最高水准、在测试领域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权威性学术期刊。

一、征稿内容:

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点课题、国家863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等有关测试技术的研究报告或文章;国内外测试技术前沿动态、发展趋势及重大成果综合评述文章;测试技术理论与能解决工程问题而具有较大经济利益的应用性文章。

▲测试理论 计量测试科学 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误差分析(综述)

▲测试方法

﹡物理测试  声学 力学 电磁 光学  长度 温度 辐射 无线电 时间与频率 流量等测试与校准

﹡化学测试 化学未知物测试与分析 工业化学品测试与分析 生物化学试剂测试与分析 标准物质的研制与

﹡生物测试 基因测试与分析 生化测试与分析 食品有害物质测试与分析中成药、中药材测试与分析

▲测试仪器 计量装置 分析仪器 测量设备的研制与检测 传感器的研究与检测技术;

▲测控技术 自动测控技术 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 遥测遥控技术 仿真与虚拟测试技术

▲性能测试 新材料(产品)环境性能试验 可靠性试验 失效性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

二、投稿须知:

1、内容须具备创新性、科学性、学术性、规范性, 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

2、请勿一稿多投。稿件自收到之日起,3个月内本刊将决定发送录用通知或退稿;逾期可向编辑部查询或自行处理。稿件不退,请自留底稿。

3、内容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权作文字性修改,对所发稿件有版权。

4、稿件内容涉及国家或行业机密的需提供保密证明材料。

三、   稿件要求:

1、每篇文稿字符数以4000-6000字为宜。

2、稿件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简炼。来稿必须包括题名、作者姓名、单位及所在城市、邮编、摘要和关键词(以上都需提供中英文)、中图分类号[中国图书分类法(第5版)]、文献标志码、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籍贯、职称、学位、出生年、主要从事工作、联系电话、E-mail)。请在稿件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所属基金项目及项目编号。

3、摘要内容独立于正文而存在,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含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一般以150-300字左右为宜(参见GB 6447-86)。英文摘要须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4、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名、表名使用中文。图中文字、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及量和单位必须写清;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的内容切忌与图和文字内容重复。

5、文中涉及公式的符号正斜体应参照GB3102.11-93

6、文稿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2.12.2…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2.1.12.1.2…排序;引言排0序。

7、参考文献表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需8篇以上。不同文献的著录格式为:①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②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免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③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④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在点:保存单位,年份;⑤专利文献: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出版日期;⑥科学技术报告: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⑦电子文献:作者.题名[EB/OL].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外文作者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详见GB/T 7714-2005


我来写点评
学员反馈 X
昵称:
手机号:
反馈内容:
我的回应 X
回应内容:
我要点评 X
是否录用:
审稿时间:
见刊周期: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稿费:
稿件字数: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查重要求: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投稿难度:
该刊可发:
投稿主题:
我的点评:
+
+ -
回复 X
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