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点评 >公共行政评论
以下为公共行政评论的结果:
公共行政评论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CSSCI来源
  • 人文核心(核心)
  • 科核
  • SCD
  • RCCSE
  • 北核
基本信息
  • 曾用刊名:
  • 主办单位: 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周期: 双月
  • ISSN: 1674-2486
  • CN: 44-1648/D
  •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 语种: 中文;
  • 开本: 大32开
  • 邮发代号: 46-364
  • 创刊时间: 2008
展开
出版信息
  • 专辑名称: 社会科学I
  • 专题名称: 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
评价信息
(2023版)复合影响因子:5.496
(2023版)综合影响因子:3.85
  •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21-2022)来源期刊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 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2023年版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
  • 2018版A刊核心;2022版A刊核心
征稿信息 查看点评 官网投稿

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jpa.sysu.edu.cn

 (202301期)

3、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版。

4、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2023329日星期三

                                          

 

《公共行政评论》稿件体例

202301期信息】

 

《公共行政评论》(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JPA)采用严格的匿名评审制度,致力于为国内外所有有志于公共管理研究的人士构建平等的交流平台,营造一个温暖的精神家园。现不拘作者专业、身份与地域,以聚焦公共管理领域为征稿标准,以学术品质为用稿标准,向国内外学术界、实务界热忱征集言之有物、论之有据、符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道德的论文、理论综述、书评、评论和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网络投稿:http://jpa.sysu.edu.cn

邮件投稿:jpachina@163.com

稿件具体要求:

一、稿件形式

以研究性论文为主,定量研究文章不超过15000字,质性或规范研究文章不超过18000字。同时,欢迎理论综述(不超过2万字)、书评(2000字以内评论单本新出著作的资讯型书评;1万字左右评论2本及以上相关主题著作的深度、学理型书评)和博士学位论文摘要(2000字以内)。书评栏目欢迎就海内外,尤其是国内的本学科优秀新书展开评述,博摘栏目欢迎海内外近3年取得本学科博士学位的学者投稿本刊。

二、格式要求

1.全文采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编排;如打印,请用A4纸输出。正文内容以五号宋体、1.5倍行距编排,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不小于2.54厘米。

2.稿件首页包括:中文标题、作者有关信息(包括姓名、所在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以及3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多人合作可以明确通讯作者,可署多个单位和支持项目)

3.稿件次页包括:中文标题、英文标题、中文摘要及中文关键词(35)、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35)。稿件获基金、项目资助,须注明(包括项目编号)

4.正文内各级标题处理如下:一级标题为一、二、三......”,二级标题为“()()()......”,三级标题为“1.2.3.......”,四级标题为“(1)(2)(3)......”。一、二、三级标题各独占一行,其中一级标题居中,二、三级标题缩进两个字符左对齐;四级及以下标题后加句号且与正文连排。

5.统计表、统计图或其他示意图等,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并注明图、表名称;表号及表题须标注于表的上方,图号及图题须标注于图的下方,末尾不加标点符号。例:“1......”“1......”;()下须有资料来源”;若要标注补充说明,格式为先标注补充说明,再另起一段标注资料来源”(后加句号)。具体为:“须标注于图表的下方,以句号结尾;“资料来源须标注于的下方,并按正文引用格式标注文献。

6.因本刊为中文黑白印刷刊物,所有统计表、统计图或其他示意图等均以中文表达,以黑白颜色呈现。

三、摘要要求

本刊倡导规范化的摘要。摘要是精彩论点的浓缩表达,以提供正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以第三人称客观叙说,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经验研究类文章的摘要可包含研究问题、方法、发现、贡献等内容要素。摘要应该可以被单独阅读。

四、注释体例

本刊注释体例,主要依照2019年美国心理学会出版的APA手册(第七版),并结合中文语法结构与写作习惯而定。基本做法是:稿件中凡采用他人研究成果或引述,应在正文中采用括号注与文末列参考文献形式予以说明;正文括号注与文末参考文献必须一一严格对应,不能出现有正文括号注而没有对应文末参考文献或有文末参考文献却没有对应正文括号注的情形。以下将按照正文引用、正文注释、文末参考文献三部分加以具体说明。

()正文引用

1.在引文后以圆括号注明作者名(中文名字标注名与姓,外文名字只标注姓)

出版年份及页码。如引文之前已出现作者名,则在名字后直接用圆括号注明出版年份,如为直接引用,须标明页码。

2:“×××......”(Waldo1948:2527)

3:夏书章(2003:3)认为“×××......”

2.正文中括号注的具体规范为:被引用著作作者超过3(包括3),只列第一作者,中文文献后加,英文文献后加“etal”;引用相同作者同一年份内不同文献,则按照文中出现先后顺序,在年份后标出小写英文字母顺序;引用论文集文献,直接注明作者姓名,不必另标出文集主编姓名。

3.引用原文文字过长(一般为3行以上)时,须将整个引文单独成段,并左缩进4个字符。段落字体为5号楷体,不加引号。

()注释

不宜在正文中出现但需要进一步澄清、引申的文字,采用当页脚注,用①、②、③......标注,每页重新编号。

()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列于正文后,并与正文中出现的括号注一致,同时按照中文、英文依次排列。

2.所有中文参考文献均需要有对应的英文翻译,后加(inChinese),中文信息结束后换行放置英文翻译。

4:马骏(2010).实现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中国社会科学,5:103120

MaJ(2010)Threeoads to Political AccountabilitySocial Sciences in China5:103120(in Chinese)

3.中文、英文文献都按照作者姓名拼音从AZ排列。与正文括号注不同,文末参考文献中所有作者必须全部列出。英文文献姓在前,名的首字母大写,著作与期刊名用斜体字。

5:夏书章主编(2003).行政管理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6:刘军强、鲁宇、李振(2017).积极的惰性———基层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运作机制分析.社会学研究,5:140165

7:杨瑞龙(1999)中间扩散的制度变迁方式与地方政府的创新行为———江苏昆山自费经济技术开发区案例分析.载张曙光主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二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8:WildavskyA(1980)How to Limit Government Spending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9:O'BrienKJ.&LuehrmannLM(1998)Institutionalizing Chinese Legislatures:Trade-offs Between Autonomy and CapacityLegislative Studies Quarterly23(1):420430

10:O'DonnellG(1999)Horizontal Accountability in New DemocraciesIn SchedlerADiamondL.&PlattnerMEdsThe Self-restraining State:Power and Accountability in New DemocraciesBoulder:Lynneienner Publishers

4.其他未公开发表文献按照作者、年份、题名、出处顺序标注。学位论文类文献按照作者、年份、题名、毕业大学顺序标注,并注明为学位论文;网络文献按照作者、年份、题名、访问网站名称、访问路径和访问时间顺序标注。

11:夏书章(2015).促进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古为今用.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605/c4053127107755html2020124日访问.

12:周子康(1991).中国地方政府编制管理定量分析的研究(会议论文).北京:东部地区公共行政组织第十四届大会.

五、权利与责任

1.请勿一稿数投,进入匿名评审的须签署作者承诺函。

2.文章一经发表,版权即归本刊所有。凡涉及国内外版权问题,均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有关国际法规执行。

3.本刊刊登文章,均加入网络系统。若无此意愿,请来稿时注明。

4.投稿3个月内未收到任何消息者,可自行处理。

5.由于本刊办刊经费有限,故暂不向作者发放稿酬,但也不向作者收取版费等任何费用,每期我们会向当期刊发作者寄赠样刊以表谢意。凡向本刊投稿者即视为同意本刊此规定。

6.本刊热诚欢迎国内外学者将已出版的论著赠予本刊编辑部,以备书评之用。本刊也热诚欢迎国内外学者或机构将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学术信息及时通报我们,以期将本刊建设成学术交流的平台。

7.本刊声明,所有文章一经本刊刊用,网络版权即授予中国知网等相关合作单位使用,中国知网等相关合作单位可免责对本刊所有文章进行发布和转载。


我来写点评
学员反馈 X
昵称:
手机号:
反馈内容:
我的回应 X
回应内容:
我要点评 X
是否录用:
审稿时间:
见刊周期: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稿费:
稿件字数: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查重要求: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投稿难度:
该刊可发:
投稿主题:
我的点评:
+
+ -
回复 X
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