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官网网址(主办单位官网进入):
https://ccls.bnu.edu.cn/xzyj/xzkw/117354.html
4、出刊日期:半年刊,每年出版两辑。
5、本刊不以任何形式向投稿者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等费用。
2023年6月7日星期三
《刑事法判解研究》第42辑稿约
【微信公众号“京师刑科论道”信息】
京师刑科论道 2022-07-30 11:01
《刑事法判解研究》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主办、人民法院出版社连续出版、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收录,侧重于疑难/典型刑事判例、刑事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研究的实务辑刊。本刊旨在加强对刑事实务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助力司法机关提高办案质量和法律适用水平,促进刑事法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相结合,服务刑事法学繁荣发展和刑事法治建设。本刊于2002年创刊,每年出版两辑,迄今已出版39辑,第40-41辑计划于年内面市,现面向刑事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同仁诚征第42辑(创刊20周年特刊)稿件。投稿须知如下:
一、来稿要求
1.来稿必须是尚未公开发表(包括网络发表)的原创作品,无政治性错误等问题,篇幅以4000-8000字为宜,特约稿件可以到达10000字以上。
2.本刊强调创新、突出实务,坚持以质取稿。文章论述不宜过于繁琐细碎、拖沓冗长,而应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观点鲜明,论证严密,研究结论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注意充分运用最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3.本刊各栏目中探讨的案例原则上应是真实案例。已经在公众媒体上报道的案件,可以使用当事人的真实姓名以及司法机关的真实单位。
二、栏目设置
本刊酌情设置“专题论坛”、“热案评析”、“疑案争鸣”、“历史镜鉴”、“域外视角”、“解释研究”、“实务聚焦”、“裁判文书选登”等栏目,既注重刊载具有重要分量、论证深入的判解法理研究力作,也欢迎具有真知灼见、思想深刻的判解分析短论。
本刊判例研究栏目稿件,原则上应包括“基本案情”、“疑难问题”(争议问题)、“法理分析”等内容。
三、格式规范
1.来稿格式体例可参照本刊以往刊发的文章。
2.来稿标题三号宋体居中,副标题四号楷体居左,作者姓名小四号楷体居中,正文一级标题四号黑体,二级标题五号楷体,正文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3.稿件注释一律采用页下脚注,每页重新编号,注释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注释须注明:著者(如系外国人,应注明国别)、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或者著者、论文名(加引号,而非书名号)、刊物名称、年期号。如引用外文书刊,请按国际标准注释。意引应在作者前加“参见”,直引则不用“参见”。
四、投稿方式
来稿请一律以电子邮件形式发至电子邮箱:xinlin@bnu.edu.cn。请勿一稿多投,如果作者在投稿后两个月内没有收到采用稿件通知,可另行处理。
请作者在稿件第一页下方注明作者的学历、单位、职称、职务、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五、注意事项
1.本刊稿约长期有效,第42辑收稿截止日期为2022年9月30日。
2.本刊已与相关影响性微信公众号、学术网站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作者投稿也视为授权本刊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本刊从第38辑开始,所有刊登稿件,将接入中国知网数据库。如作者对著作权有保留,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另作处理。
3.本刊实行文责自负,其观点均属作者本人而并不代表主编与出版者的思想倾向。至于本刊以及所载稿件之版权,应依《著作权法》有关规定。
4.本刊不以任何形式向投稿者收取版面费等费用。来稿一经采用,编辑部将寄送作者样刊。经编辑部认定的优质稿件,将发放稿费。
未尽事宜,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010-58806426)。感谢读者诸君对本刊的关注与支持!
《刑事法判解研究》编辑部
2022年7月
公众号
反馈
期刊点评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