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出刊日期:季刊,逢季末月30日出版。
3、已咨询过编辑部,不收取版面费。
2022年12月8日星期四
《鹿城学刊》“腾云”期刊采编系统正式开通
【微信公众号“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信息】
学报编辑部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2022-12-07 10:47 发表于内蒙古
为进一步推动期刊数字化发展,提高办刊效率与期刊管理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作者、读者,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扩大学报的学术传播力和影响力,学报编辑部与中国知网联合开发了具有国际化、规范化的投稿采编系统——《鹿城学刊》“腾云”期刊采编系统。经过前期对系统的调试与完善,于2022年12月5起正式启用。
各位作者、读者可在浏览器输入域名“btzy.cbpt.cnki.net”进入,也可登录“中国知网”官网(www.cnki.net),搜索“鹿城学刊”,点击刊名封面进入。进入采编系统页面后点击左侧作者投稿系统完成作者注册后即可投稿。原投稿邮箱:lcxkbjb@163.com在过渡期仍可继续使用。
《鹿城学刊》征稿启事
【2022年02期信息】
《鹿城学刊》(CN15-1382/G4,ISSN2097--1524 )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综合类学术期刊,学刊前身是《职大学报》,创刊于1989年,2022年初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鹿城学刊》。学刊是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管、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主办、《鹿城学刊》编辑部出版发行的季刊,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等收录。竭减欢迎各界作者赐稿
一、 征稿方向
文稿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现实问题,探索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前沿动态和社会实践成果。常设栏目为楚辞研究、墨学研究、文学与艺术研究、区域文化历史研究、教育研究等
楚辞研究
楚辞文本、屈原生平、楚辞研究史、楚辞文化相关的学术研究。
墨学研究
墨子生平、墨家思想学说、墨经逻辑、墨学研究史、墨学文化相关的学术研究。
文学与艺术研究
文学、绘画、音乐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作品和独特现象研究,艺术生产和创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
区域文化历史研究
区域历史文化挖掘、历史文化传承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学术研究。
教育研究
教育理论前沿、教学设计、教学经验、课程管理、考试评估等围绕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以及学前教育相关的学术研究
二、 来稿要求
1. 来稿为字数3000-7000字为宜,不涉及泄密问题,文责自负,切勿一稿多投。拟刊用的文稿,本刊将进行必要的修改。如作者不同意,请在文稿中注明。
2. 文稿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符合一般论文标准格式,包括题目、作者、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邮编)、中文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 ~ 6个)、正文、参考文献、首位作者简介等。为便于检索,请作者将题目、作者、单位、所在地、中文摘要、关键词译成英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以尾注形式标注,各类文献著录格式严格符合(国标GB/ T7714-2015)
3. 基金项目请注明科研课题立项单位、课题名称、课题编号。
4. 文稿一般不予退还,来稿需附详细的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获得荣誉、主要研究方向等。另请提供通信地址及邮编、手机号码、电子信箱,以便联系
5. 本刊使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要求总重复率为20%以下,去除引用后重复率15%以下,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作者应确保文章不涉及知识产权纠纷,文章署名、作者简介、基金项目应真实、合法、有效
三、 权责说明
本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网、超星网等数据库全文收录,作者如无特殊声明,视为同意被收录于本刊合作的数据库。编辑部以网上投稿平台为唯一收稿方式,请勿一稿多投,作者投稿后30天内没有收到稿件采用通知的,可自行处理。
四、 投稿方式
学报编辑部联系人:陈润梅、蔚红霞
投稿电子信箱:lcxkbjb@163.com
编辑部电话:0472-3320141
《鹿城学刊》编辑
公众号
反馈
期刊点评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