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或邮箱投稿
2、刊内网址:http://biomed.cnjournals.com
http://swcx.periodicals.net.cn
(刊内公布但打不开)
(刊内公布但打不开)
3、出版日期:半月刊,每月15、30日出版
2022年8月4日星期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投稿指南
【2022年12期信息】
来稿可用中文或英文撰写,用英文撰写的论文,请附上较英文摘要更为详细的中文摘要。用中文撰写的论文,应附较中文摘要更为详细的英文摘要,格式严格遵照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制定的《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撰写。投稿前请登陆本刊网站下载《投稿承诺书》,按照文章署名顺序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确保论文未一稿两投。凡查出并证实存在侵权或泄密行为的稿件,将由作者承担一切后果。作者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编辑部可以对稿件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意的重大修改,则请作者考虑。
编辑部通常在收到稿件后的3-5 天内通知作者初审结果,若逾期未收到通知,作者可通过E-mail 咨询或致电编辑部查询稿件进度。已通知作者修改的稿件,若超过1 个月未见修回,编辑部将以新稿处理。经审理决定录用的稿件将按照论文所占版面核版面费和审理费,并以邮件形式通知作者,同时附带录用通知和最终修订稿。详见“投稿须知与写作模版”。
订阅方式:本刊邮发代号:14-12,每期定价30.00 元,年订费720.00 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在本刊编辑部直接订阅(免收邮寄费),汇款时请详细写明订阅单位(发票抬头)、收件地址、邮政编码、收件人姓名、电话、传真、电子信箱、汇款金额与汇款日期等,收款后即寄出正式发票。
汇款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54 号信箱《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辑部(150001)联系电话:+86-0451-82583800,0451-53658268
传真:0451-82583966,电子信箱:biomed_54@126.com, liudhui_21@126.com, biomagnetism@163.com。
征稿范围:凡是和生物医学有关或者是生物科学最新研究领域的论文均可投稿,因为我们旨在办一个以生物医学为主的综合性生命科学杂志。我们一般会在半个月左右对来稿作出录用与否的答复,欢迎从事自然科学领域的各个专业科研人员、研究生踊跃投稿,来稿一经发表即付稿酬。同时本刊为了鼓励新思想、新思路的产生和促进创新性思维,为中国科技进步作贡献,对一些优秀的本科生论文也会酌情予以刊载,对特别优秀的本科生论文的版面费可以予以优惠或减免,也欢迎广大学生踊跃投稿。
本刊" 快通道" 承诺下列稿件在录用后优先发表
★ 国际合作课题、"863"、"973"、国家专项攻关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及其它各类国家级项目课题资助的论文;
★ 博士后流动站课题、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资助的实验论文;
★ 院士、首席科学家或知名教授的项目课题论文;
★ 博士、硕士优秀论文及国家级专利技术项目论文;
★ 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实验论文
上述项目中的研究原著、专论或综述,尤其是多个项目、多单位联合协作联合资助的稿件,需要领先在国际、国内发表时,本刊承诺收到稿件后2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投稿须知
【2022年12期信息】
◆本刊投稿方式:
① 网站投稿:http://biomed.cnjournals.com;http://www.shengwuyixue.com;http://swcx.periodicals.net.cn
② E-mail:liudhui_21@126.com;biomagnetism@163.com;biomed_54@126.com
◆基本要求:
1. 本刊重视论文的原创性,强调新颖性与创新点!
2. 投稿论文需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层次清晰、数据准确、描述客观、论据充分、论证严谨、语句简练、流畅。
3. 来稿一律进行检索查重。
请在投稿前严格按照《投稿须知与写作模版》整理全文。(详见本刊网站" 写作模版" 栏)。
★ 文中所有数字、英文字母均须采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字号与其所在段落的字体设置保持一致。全文段落采用1.5 倍行距,两端对齐(除图、表外)。
论文题目:中文标题用三号宋体加粗,应简明确切地反映文章的主题。有基金项目资助的请在标题后用"*" 号右上标表示。
英文标题用三号Times New Roman 加粗,要与中文标题含义一致,并符合英文书写习惯。
作者姓名及单位:中文采用五号宋体,姓名在文题之下,排好顺序,通讯作者以"△ "(上标)标注。单位写在姓名下方,若各作者为不同单位,则需在姓名右上角以序号表示,工作单位应写全称,注明科室,后加省、城市、邮政编码和国籍,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84 中国。英文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 斜体,姓氏的英文字母全部大写,例:WANG Li-ping;英文单位书写格式为:科室/ 专业,医院/ 学院,所属高校/ 部门,城市,省份,邮编,国籍,ig:School of Life Sciences,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 China。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这2 个字加粗)采用五号宋体&Times New Roman。实验论文建议采用" 目的"、" 方法"、" 结果"、"结论"(这8 个字加粗,加冒号)四个层次撰写。关键词(这3 个字加粗,加冒号)采用五号宋体&Times New Roman,一般选择3-5个,之间用分号(全角)隔开。ABSTRACT(这个词的字母全部大写,加粗)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实验论文建议采用"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s"(这4 个词加粗,加冒号)四个层次撰写。Key words(这2 个词加粗加冒号)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要与中文一一对应,每个关键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之间用分号(半角)隔开。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采用五号宋体,加粗、加冒号。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CLC): Document code:Article ID: 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加冒号。
中图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 版)进行分类,多主题的文章可同时标识2-3 个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论著类用"A",技术方法类用"B",管理性文章"C",报道性文章"D",文件、资料用"E"。
添加脚注(小五号宋体和Times New Roman,单倍行距)。例:
* 基金项目:基金类别、项目名称(基金编号)[最好有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电话,E-mail。
△ 通讯作者:姓名,性别,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E-mail。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正文格式及层次:全文采用五号宋体&Times New Roman。实验论文建议按照"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四个层次撰写。正文一级标题采用四号宋体,加粗顶格书写;二级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加粗顶格书写;三级标题采用五号宋体,加粗顶格书写(标题最好不要多于三级)。一级标题与二级标题后回车,空两格书写正文;三级标题后空三格直接书写正文。各标题下的内容均采用五号宋体&Times New Roman,标点符号使用中文全角。
正文中的表格:采用三线表格,表名位于表格上方,居中、小五号宋体& Times New Roman,注释位于表格下方,左对齐、小五号Times New Roman。表名(表文题)需中英文对照,表内文字与表下注释只需显示英文形式(不要出现中文)。" 表1" 用"Table 1"示。
正文中的图片:采用小五号宋体&Times New Roman,居中,图名(图文题)和图序必须提供中英文对照(加粗),图内文字与注释只需显示英文形式(不要出现中文)。" 图1" 用"Fig. 1" 表示。图片应保证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像素300 以上)。图片应标注放标尺。公式需要自行编辑,不得复制图片等,且公式后面需用圆括号注明公式编号,示于公式行右端,全文公式统一依前后顺序编号。文中引用时仅需交代为" 由...可知" 或" 见图、公式、表…"。
符号用法: 标点符号遵照国家标准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的用法。量和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遵照国家标准GB3100-3102-93。如:统计学符号t 检验用小写" t ",F 检验用英文大写" F ",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 χ 2 ",样本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 r ",自由度用希文小写" υ ",样本数用英文小写" n ",概率用英文大写" P "(非斜体)等。文中所有计量单位与数字之间必须空一格,如50 g,12.5 μ g·L-1 DDP,10 %。
参考文献: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的、正规刊物发表的学术类论文为准,通常引用与论文观点或数据密切相关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居中,五号宋体&Times New Roman)。本刊要求中文文献,标点符号均用英文半角。引文序号须用中括号"[n]" 表示(在文中需置于文字的右上角)。引文作者姓名的第一个字母需大写,姓和名之间空一格,少于三位作者的应全部列出,之间用逗号隔开(英文半角);三位以上作者只列出前三位,其余用"et al." 表示,"et al." 后加引文题目,题目后加文献标识符,标识符后加".",然后空一格加期刊名称。例:
[1] 吕青, 武冰, 黄努努, 等. MiR-378a-5p 抑制鼻咽癌细胞系CNE-1 细胞增殖以及肿瘤生长的初步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1): 1-6
[2] Chapman PB, Hauschild A, Robert C, et al. Improved survival with vemurafenib in melanoma with BRAF V600E mutation[J]. N Engl J Med, 2011, 364(26): 2507-2516
[3] Humphris JL, Johns AL, Simpson SH, et al. Clinical and pathologic features of familial pancreatic cancer [J]. Cancer, 2014, 14.[Epub ahead of print]
[4] Hotta J. Biolog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odule, sleep monitor, and control apparatus: U.S. Patent Application 13/800,461[P]. 2013-3-13
[5] 吴爱明, 娄利霞, 陈萌, 等. 生脉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对H9c2 心肌细胞Cx43 表达及凋亡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 16(34): 6601-6605
[6] Chinese National Accreditation. CNAS-CL38:2012 Medical laboratory quality and Competence Accreditation Criteria Used in clinical chemistry examination field description[S]. Beijing: China Metrology Press, 2012: 4
[7] Zhao Ji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maging software for online teaching based on PACS [D].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2008: 1-30
[8] Swanson D. Complementary structures in disjoint science literatures [A]. Abraham Bookstein, et al. Proc. of ACM/ SIGIR Conference[C]. New York: ACM Press, 1991. 280- 289
公众号
反馈
期刊点评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