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点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以下为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的结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 CSCD(扩展)
  • 科核
  • RCCSE
基本信息
  • 曾用刊名:
  •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 出版周期: 月刊
  • ISSN: 1006-3250
  • CN: 11-3554/R
  • 出版地: 北京市
  • 语种: 中文;
  • 开本: 大16开
  • 邮发代号: 80-330
  • 创刊时间: 1995
展开
出版信息
  • 专辑名称: 医药卫生科技
  • 专题名称: 中医学
评价信息
(2023版)复合影响因子:2.435
(2023版)综合影响因子:1.703
  •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 CA 化学文摘(美)(2024)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24)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23-2024年度)(扩展版)
  • WJCI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3)来源期刊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 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
  • 期刊荣誉: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征稿信息 查看点评 官网投稿

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www.zyjc.ac.cn/202304期)

3、出刊日期:月刊,每月28日出版。

202356日星期六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征稿启事

202304期信息】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是中医类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生物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来源期刊。从20201期开始本刊发表的论文已被中国知网、超星、维普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

本刊创刊于1995年元月,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3250,国内统一刊号:CN11-3554/R,刊期为月刊,出版日期为每月28日。

本刊刊载的主要内容为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临床基础、针灸研究、方药研究、中医多学科研究、述评。文稿应当具有科学性、创新性;论点明确,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且规范,对研究性论文要求统计学处理。来稿格式请参看本刊编辑格式书写。凡各级科研基金资助的项目论文,均应标注批准文号及具体课题名称。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9770915)-具体课题名称。作者也可在微信中搜索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关注期刊公众微信号获取更多信息。投稿网址:www.zyjc.ac.cn

本刊审稿周期为三至四个月,逾期未收到回信者,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请作者切勿一稿多投,作者必须对稿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依照有关规定,编辑部可以对来稿进行相应的文字修改以及删减。文章来稿一经本刊发表,该文章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所有,《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出版等其他方式出版该篇文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征稿细则

【官网信息】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性期刊。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突出中医药学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面向全国,兼顾国外。立足中医基础医学,兼顾临床基础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振兴中医基础医学研究,促进中医药科学的进步。

1  发表范围

本刊刊载的内容以中医基础理论、实验研究、临床基础、中医方法学、中医多学科研究、针灸研究、方药研究、述评类论文为主。

2 基本要求

文稿应当具有科学性、创新性,论点明确,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且规范,对研究性论文要求统计学处理。一般文稿字数要求5,000字以上。

3 写作要求

3.1 要求

所有投稿论文均应为作者原创。

3.2 文题

简明、醒目、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

3.3 作者

3.3.1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先后顺序排列。排列顺序应在投稿时确定,编排过程中不应再进行变动。国外学者应征求本人意见,并附本人证明信。请标明投稿论文的通讯作者及其邮箱。

3.3.2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姓氏与名字均不缩写。如:ZHANG Ying(张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

3.4 单位

3.4.1 工作单位应直接写在作者姓名之下。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例:(中国河北医科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5)

3.4.2 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工作单位还应在省市名及邮编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例:

(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Technology,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3.4.3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名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例:韩 英1,王林兴2,黄建民2,林依然3

(1. ;2. ;3. )

3.5 摘要

论著应附中文摘要。摘要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四个部分,各部冠以相应的标题。中文摘要字数应在300~800字以内,英文摘要则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

3.6 关键词

论著需标引38个关键词。可参照MeSH(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Index Medicus》中的医学主题词表)和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

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必须一一对应。

3.7 正文书写格式

所有正文文稿均应以《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3-1987)及《中医药期刊编排规范》(T/CACM 019-2017)为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增减。

3.8 缩略语

要正确使用缩略语,在第一个缩略语之前,应标注中英文全称。如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LT)”

3.9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选用最主要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请勿引入。所引用参考文献的次序以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排列,并用方括号标引。所有参考文献应写全,切忌简化。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常见的参考文献类型著录格式如下。

(1)期刊类文献:序号 作者姓名(不超过3个人者应全部写出其姓名,超过者只写前3名,后加,英文用et al.).文题.期刊名,年,卷():起止页。

(2)著作类文献:序号 作者姓名.著作名称.版次(第一版可不写).出版地:出版单位,年,起止页。

(3)论文集:序号 作者姓名.文题[C].组织单位.会议名称.年:页码范围.

3.10 课题标注

凡属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课题,均应予以注明。以*号在文章的标题上标注。

3.11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的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研究方向。标明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4 关于著作权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作者对自己在媒体上发表的文章享有著作权。本刊对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享有版权及网络传播专有权,任何个人未经本刊同意,不得加印、盗印本刊,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来写点评
学员反馈 X
昵称:
手机号:
反馈内容:
我的回应 X
回应内容:
我要点评 X
是否录用:
审稿时间:
见刊周期: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稿费:
稿件字数: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查重要求: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投稿难度:
该刊可发:
投稿主题:
我的点评:
+
+ -
回复 X
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