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点评 >大学图书馆学报
以下为大学图书馆学报的结果:
大学图书馆学报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es
  • CSSCI来源
  • 人文核心(核心)
  • 科核
  • SCD
  • RCCSE
  • 北核
基本信息
  • 曾用刊名: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出版周期: 双月
  • ISSN: 1002-1027
  • CN: 11-2952/G2
  • 出版地: 北京市
  • 语种: 中文;
  • 开本: 大16开
  • 邮发代号: 82-692
  • 创刊时间: 1981
展开
出版信息
  • 专辑名称: 信息科技
  • 专题名称: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评价信息
(2023版)复合影响因子:2.809
(2023版)综合影响因子:2.457
  •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24)
  •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21-2022)来源期刊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 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2023年版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
  • 2018版A刊核心;2022版A刊核心
征稿信息 查看点评 官网投稿

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www.dxts.cbpt.cnki.net/

http://www.scal.edu.cn/xuebao/

(刊内公布但打不开)

3、官网网址:http://www.scal.edu.cn/bjcb/dxtsgxb

4、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21日出版。

5、本刊不收取版面费审稿费。

         2022720日星期三

                              

 

《大学图书馆学报》投稿格式说明

【官网信息】

 

学术规范首先表现在学术成果形式上的规范,同时形式上的规范也是学术研究行为规范的必然产物。除了形式上的整齐划一之外,学术规范更重要、更本质的是学术研究行为的规范、成果内容的规范。我们希望本刊论文的作者严格遵守学术研究的准则,并将之体现在论文格式的规范中:

· 诚实劳动。研究成果是作者独立完成的原创性成果,不存在他人捉刀代笔、挂名虚署等现象,不剽窃他人成果。论文一经投出后,不得以任何原因抽换作者姓名或顺序。

· 尊重他人劳动,严格区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的成果。在文章中,所有引用他人的材料和观点均需明确注出,不掠人之美。尤其编译、引用国外文献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漏注。为便于核实,凡引用印刷型文献必须注明页码,引用网络文献必须注明责任者、题名、访问或引用日期。凡所引用,必须是作者本人亲自查阅核实的,只有在文中引用过的文献方列入参考文献表。

· 避免重复劳动。在选择研究课题和开展研究之前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尽量搜集前人对于本选题的相关成果,不作重复无用之劳动。本刊鼓励作者在前言或注释中就文章选题作简短的学术史回顾,以明确自己的作品的创新之处。

· 治学态度严谨。文中凡重要事实和数据必须说明其确切来源,有可靠出处,便于读者追索。论点持之有故,言必有据。提倡扎扎实实的实证性研究。论文选题当从问题出发,而不是凭想当然,为写文章而写文章。

· 实事求是,持论平允。一切从学术出发,勿搀杂个人杂念。文中涉及学界名家和自己的师长,不曲意奉承;对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不恶意中伤。在学术争鸣和书评的写作中尤其要注意这一问题。

为加强作者自律,我们在制订投稿格式的同时,还将要求本刊论文的作者出具承诺书,对自己的研究行为和成果的版权问题作出明确的保证。我们在此敬祈作者给予理解和配合。相信在作者和编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使本刊的学术规范建设做得更好。

投稿给《大学图书馆学报》的论文的行文顺序

一、标题、作者、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1)中文题名

2)作者名称

3)作者单位

· 格式为“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电子邮箱”。电子邮箱另起一行书写。

4)中文摘要

· 摘要是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的一篇完整的短文,应使读者不阅读文献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 字数限定为100300字,不宜过短或过长。

· 研究论文要求写成报道性摘要,内容须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结论,着重反映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作者特别强调的结论。内容应具体,诸如“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几点有益的结论”等,均是不具体的表现。

· 综述类论文不便于写成报道性摘要时,可写成报道-指示性摘要或指示性摘要,简要地介绍论文的论题,概括阐述论文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语气用第三人称。不要出现“我们”、“本文”等字样。

· 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不发空洞的评语,不进行自我评价。

5)中文关键词

· 每篇文章选择38个关键词。

· 关键词的标引应按GB/T 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规则》的原则和方法,参照各种词表和工具书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自由词)标出。

· 不应出现无检索意义的关键词,如“研究”、“论文”、“概述”、“展望”等。

6)英文题名

· 除冠词、字母少于5个的介词和连词外,其他的词应大写第一个字母。

7)英文作者名

·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如:ZHANG Ying(张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

·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8)英文单位名称

· 格式同中文。但如系国内文章,末尾应加“China”。

· 应使用该单位对外公布的正式英文名称,不能私自硬译。

9)英文摘要

· 与中文摘要对应。

10)英文关键词

· 与中文关键词对应。

· 词首字母大写,各词之间以分号“;”相隔。

二、正文

· 凡研究性论文,提倡进行简要的学术史回顾,在引言或注释中说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研究状况。

· 字数最好在8000字以内,研究性论文不超过15000字。用A4纸打印,正文用5号字。

· 文中小标题应尽量简短、明确。

· 文中尽量减少图、表的数量。如必须使用图、表,则应简洁、紧凑。图、表应为黑白色,彩色图、表应进行转换。图、表分别顺序编号,且均要有标题,明确注明资料来源。如引自外文文献,应将内容翻成中文。

· 对正文内容需作说明的,可使用脚注。脚注序号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课题项目编号、致谢等内容可在题名右上角加一注号,在脚注中说明。

三、参考文献

· 所有参考文献都必须是在文中引用和标注过的。

· 参考文献与注释(脚注)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和利用的文献书目,集中列于文末;注释(脚注)则是作者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 释或补充说明,列于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在文中标于句末标点符号之前。

· 各类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遵循《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样例见表1

· 印刷型文献须注明起讫页码,电子型、网络型参考文献必须注明责任者、题名、检索及引用日期。

· 专著和连续出版物名称除冠词、连词、介词外,词首字母大写。

· 如重复引用同一文献,第一次引用需完整著录各个项目,以后引用标明“同×:本次引用页码”即可。

· 内部文件、尚未发表的稿件、私人通信等读者无法查证的文献不要列入参考文献。

四、联系方式

1)作者通信地址

2)作者电话(编辑部与作者联系用,不登在刊物上)

3)作者E-mail地址(请列在文前作者单位下。编辑部与作者联系用,是否公开由作者决定,建议公开)


我来写点评
学员反馈 X
昵称:
手机号:
反馈内容:
我的回应 X
回应内容:
我要点评 X
是否录用:
审稿时间:
见刊周期: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稿费:
稿件字数: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查重要求: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投稿难度:
该刊可发:
投稿主题:
我的点评:
+
+ -
回复 X
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