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点评 >后学衡
以下为后学衡的结果:
后学衡
基本信息
  • 曾用刊名:
  • 主办单位:
  • 出版周期:
  • ISSN:
  • CN:
  • 出版地:
  • 语种:
  • 开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
展开
出版信息
  • 专辑名称:
  • 专题名称:
评价信息
  •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征稿信息 查看点评 官网投稿

提示:

1、 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 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 刊内邮箱:houxueheng2017@163.com

4、 微信公号:swuhouxueheng

5、官网网址:http://chinese.swu.edu.cn/xsky/_hxh_.htm

6、 刊期:半年刊,一年两期。

7、 刊内信息不收版面费审稿费,欢迎投稿。

2022104日星期二

                          

 

《后学衡》投稿须知(202201期)

 

1.《后学衡》为西南大学文学院主办的集刊,每年定期出版2辑。

2.本刊欢迎中国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相关的研究文章,尤其欢迎利用新材料、探索新理论、提出新观点的专题论文。本刊亦接受研究评述、会议综述、史料、书评、访谈等。

3.本刊常设栏目:吴宓研究;学衡派研究;文学研究;文化研究;语言文字研究;美学与艺术理论;电影与戏剧;史料钩沉等。

4.文章必须未曾在其他正式刊物上发表,每 7000-15000字左右。重要选题可不受字数限制。

5.本刊目前只接受邮箱投稿,投 稿 为:houxueheng2017@163.com。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 “《后学衡》投稿+作者单位+姓名+文章名”。为保证投稿文章内容无误,投稿时请提供 Word和 Pdf两种格式的电子文档。来稿请在文末注明作者简介、作者单位、电子邮箱、联系电话、通信地址等信息。

6.作者须确保投稿文章内容无任何违法、违纪内容,无知识产权争议。遵守学术规范,引文、注释应核对无误。严禁剽窃、抄袭,反对一稿多投。

7.本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并按一定标准向作者支付稿费。

8.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9.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审稿期限为3个月。稿件一经采用,寄送样刊两册。未用稿件,恕不退稿,三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

10.本刊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文学院 《后学衡》编辑部,邮编:400715

 

祈盼方家赐稿。

《后学衡》编辑部

                                       

 

西南大学文学院《后学衡》征稿启事(官网信息)

 

发布时间: 2022-06-09 18:12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160

为了促进学术繁荣,加强学术交流,提升科研水平,搭建学术平台,西南大学文学院创办了《后学衡》集刊。

 

《后学衡》以书代刊,每年出版2辑。本刊对具有学术性、前沿性、思想性、视角新颖、选题独特、有创见的文稿尤为重视。热忱欢迎海内外学界同仁赐稿。现将征稿事项说明如下:

 

一、刊发领域与栏目设置

 

(一)刊发领域:中国语言文学和戏剧影视文学

 

(二)栏目设置:

 

1.刊物以专题栏目进行组稿,同时接受自由投稿。

 

2.常设栏目:吴宓研究;学衡派研究;文学研究(古代、现当代、外国文学);语言文字研究;美学与艺术理论;电影与戏剧;文献史料;创意写作等。

 

3.欢迎有影响力的学者,担纲栏目主持人,围绕热点和重要问题组织稿件,共建特色专栏和名栏。

 

二、文章形式与结构

 

(一)稿件形式为学术论文、文献史料、学者访谈等。

 

(二)来稿必须首发,未曾在其他正式刊物上发表,每篇字数为700016000字左右。重要选题和文献史料可适当放宽字数。

 

(三)标题。文章标题层级:“一、”“(一)”“1.”“(1)”。一级标题数字后用“、”,二、四级标题后紧接题文,三级标题阿拉伯数字后用“.”。标题层级控制在4级以内。标题尽量控制在25字以内。

 

(四)提供论文摘要和关键词等。摘要一般在200-300字之间。关键词一般35个,中间用“;”隔开。

 

(五)提供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所在单位(具体到院系或研究所)、职务或职称、研究方向、单位所在省市、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

 

(六)来稿若为科研立项成果,请提供具体信息。首页注释基金项目,例示如下: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重点/一般/青年项目“项目名称”(项目编号:12345678

 

(七)正文字体为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每段首行空2个字符。正文中出现的独立引文用仿宋小四号。独立引文第1行首空4个字符,以下各行均首空2个字符。独立引文首尾不加引号。

 

三、注释体例与技术规范

 

(一)采用脚注

 

本刊不另列参考文献,相关参考与引用文献皆在注释中说明。

 

一律采用当页脚注,每页重新编号,使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如①、②。

 

注释序号一律置于标点符号之后。注释用宋体小五号。

 

(二)中文注释

 

中文参考文献格式:

 

1.期刊:作者,文题,刊名及年卷(期)。

 

例: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2.报纸:作者,文章名,报纸名称,出版日期。

 

例:王本朝:《拓新文学的研究路径》,《社会科学报》2019530日。

 

3.专著:作者,书名及卷册,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例:吴宓:《吴宓诗话》,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66页。

 

孙锡信:《唐五代语气词的更迭》,郭锡良主编:《古汉语语法论集》,语文出版社,1998年,第609页。

 

[]艾米莉·狄金森:《狄金森诗选》,王柏华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20年,第19页。

 

(三)外文注释

 

标注方法与中文文献相同,书名、刊名用斜体,论文名加引号。

 

格式为:作者,书名或篇名,出版社,出版年,页码.

 

例:Christopher Dyer,An Age of Transi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in England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p.3-5.

 

T. H. Breen,“An Empire of Goods:The Anglicization of Colonial America, 1690-1776”,Journal of British Studies,vol.25,no.4,1986,pp.467-499.

 

(四)其他说明

 

1.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二字。

 

2.引用资料非引自原始出处者,注释中注明“转引自”。

 

3.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图表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

 

四、投稿说明与方式

 

(一)著作权使用声明: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二)为方便编辑印刷,来稿一律采用电子文本。为保证投稿文章内容无误,投稿时请提供WordPdf两种格式的电子文档。文稿如有不允许删改和其他技术处理,请加以说明。

 

(三)本刊常年接收稿件。投稿邮箱:houxueheng2017@163.com

 

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后学衡》投稿+单位+姓名+文章名”。

 

(四)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审稿期限为3个月。

 

(五)来稿一经采用,寄样刊两册。未用稿件,恕不退稿,三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

 

(六)本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并按一定标准向作者支付稿费。

 

(七)本刊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文学院《后学衡》编辑部,邮编:400715

 

(八)本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西大后学衡”,微信号:swuhouxueheng。欢迎关注。

 

《后学衡》编辑部

20226

 

 

 


我来写点评
学员反馈 X
昵称:
手机号:
反馈内容:
我的回应 X
回应内容:
我要点评 X
是否录用:
审稿时间:
见刊周期: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稿费:
稿件字数: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查重要求: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投稿难度:
该刊可发:
投稿主题:
我的点评:
+
+ -
回复 X
回复内容: